《宋明理学》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维较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史料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归纳、演绎推理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法进行判断能力也有进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强,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文理分科,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如何让理科班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文科班学生而言,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尝试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史料研读法等自主性学习。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列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习要求: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王守仁;以程朱理学和王守仁的主要观点为例,简要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流程】
投影: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削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但是外来的宗教——佛教盛行,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投影: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问:这个故事反映了怎么样的一个现象呢? 答:……
这里讲了儒、道、佛三教并存,也就是说,当时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土生土长的道教和外来的宗教——佛教有冲击儒学的现象,而且还要凌驾于儒学之上的趋势。佛教、道教控制的是“天”,研究的是“宇宙”,是“天”这个概念。所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而儒学呢,研究的是“人”的伦理道德。天跟人比起来,天在上,人在下,天比人要高。所以说,佛教和道教有凌驾于儒学之上的趋势,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个时候,儒学要继续保持独尊的地位,应该怎么做?
答:……
儒学只有把佛教和道教融合进来,汲取它们当中有用的东西,才能继续发扬儒学正统的地位。
投影: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板书)
宋明理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主要分为两大派,它们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里的“程”指的是程颢、程颐;“朱”指的是朱熹。“陆”指的是陆九渊;“王”指的是王守仁。
投影: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投影: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问:你们知道这幅对联说的是谁吗? 答:朱熹。 投影: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我们前面在上第课《百家争鸣》中讲到道家的思想。请大家回忆一下,道家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答:是“道”。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理学的本原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作出解释。
答: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板书)“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 投影: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天理,也称为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在个人的身上就是人性。
(板书)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理学家们就是让我们去认识理,获得理,并把理变成指导我们的行动的准则。我们不妨来个“望文生义”:“理”就是上头是个“日”,下面是个“土”,就像一个人,头顶着太阳,脚踩着大地,人就在天地之间啊,如果你拥有了理,你就是王者啊。但是我们又怎样寻找拥有“理”呢?
投影:
材料四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请同学来阅读解释这则材料。“格”指的是“深刻地探究”的意思。“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当然,这个探究是不是搞科学研究啊?不是的,它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板书)方法论:“格物致知” 投影: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 问: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
答: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个具体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我们刚才讲世界的本原是理,也知道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办法去认识理,并把理作为我们行为的道德准则。那我们又该怎样获得这个理呢?
投影:
材料五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简单地讲,程朱理学家们看来,每个人都有“理”和“欲”,这“理”和“欲”生性不和,水火不容。先天的“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在人的心中,“欲望”多一些,则“理”就会少一些。因此,程朱理学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用理,也就是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来约束指导我们的行为,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板书)存天理,灭人欲
↓ 三纲五常
刚才给大家讲了,怎样才能认识拥有这个理啊?就是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办法去认识、拥有理。程朱理学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使后人们对朱熹等理学大师顶礼膜拜,甚至还包括后来的心学家王守仁一开始对此也深信不疑。有一次,王守仁在院中面对翠竹,想格出理来,可他穷格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得到其理,反而大病一场。从此,他就开始怀疑程朱理学,并在流放贵州时“顿悟”,那么他“顿悟”出什么呢?他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宋明理学的另一学派——陆王心学。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陆王心学哪些思想主张呢?
投影:
材料一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人生而有圣人之心,伦理道德其实就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不必外求。如果你在心之外去探求这个理,那么你是找不到这个理的啊!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理就在你的心中。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
(板书)“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投影:
材料二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板书)思想核心:“致良知”
我给大家讲个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我们刚才讲了,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我们又知道怎么认识拥有理,认识拥有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用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投影:
材料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板书)知行合一
探究学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朱熹、王守仁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朱熹说:“天生的。” 王守仁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 同:世界的本原是“理”。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 (板书)
投影:
投影:
二十四孝故事——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投影:贞节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