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年月日》教学片段
《年月日》这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起点和知识经验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判断平、闰年。),都能够较好的掌握,但是仅此而已就够了吗?课前我进行了调查,学生对于这三大问题很感兴趣:“为什么一年有时候是365天,有时候是366天”,“为什么大月有7个,小月只有4个?”和“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不闰?”,这些疑问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似乎有些困难哦,用上天文小知识和数学史的知识,我欣喜地发现问题迎刃而解了。
片断一:
生:为什么一年有时候是365天,有时候是366天?
师:点击播放动画: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这需要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就把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就差不多就多出1天加到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反思:通过从三球的运动来解释数学知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
片断二:
生:一年中,为什么大月有7个,而小月只有4个呢?
师:为什么每年大月有7个,而小月只有4个,这其中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故事:(课件)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最初来自欧洲的古罗马。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皇帝恺撒规定每年为12个月,单月都为大月,双月都为小月;但照这样规定,
一年就多出了一天,得找出一个月从中减去一天。因为当时古罗马被判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越短越好,于是就从二月去掉一天。后来,奥古斯都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恺撒是七月出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出生的,八月却是个小月,这让他很不爽。于是,他下令把八月改为大月,还将八月以后的双月都改成大月,单月改为小月;八月改为大月后,全年多出来的一天又从二月减去,二月则剩下28天。每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的这种安排就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英语里的八月(august)就是奥古斯都的名字。(学生恍然大悟)
反思:大小月的特殊安排是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大大的“?”,回溯历史,既解疑释惑,又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数学学习渗透着浓浓的数学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与国王名字(奥古斯都)印证八月的演变,令学生折服。]
片断三:
生:“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不闰?”
师: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所以科学家又作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反思:这段科学的解释,用“特殊”反衬出“一般”。使“百年不闰”的结论丝丝入扣,学生深深体会到科学之严谨性。
从三球运动的天文小知识,古罗马人修订历法的历史小故事、科学家精确计算的事实,将这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神驰日月星辰,俯仰古今中外,不仅更有
效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相信,这样的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