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秋声赋文言文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秋声赋》

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1、 第一段文言要点:

⑴欧阳子方夜读书 ①正在; ②夜,名词作状语,夜里 ⑵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句式) ①从; ②定语后置 ⑶悚然而听之 ①修饰

⑷其触于物也 ①代词,它; ②到 ⑸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①快 ②跑 ⑹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①只

(7)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①数词作名词,四周 2、第二段文言要点:

⑴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①句式:判断句; ②何,何故 ⑵盖夫秋之为状也 ①那; ②主谓间,不译; ③呈现 ⑶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①色彩; ②聚集 ⑷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①容颜

⑸其气慄冽,砭人肌骨 ①秋气; ②刺

(6)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①所以; ②发出 ⑻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①承接; ②承接

⑼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①用来……的; ②是; ③句式:判断句 3、第三段文言要点:

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①句式:判断句; ②在; ③属于;④在;⑤属于

⑵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①这; ②把; ③作,作为

⑶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①古义:自然;今义:天空; ②对于; ③名词作动词,结出果实

⑷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①所以; ②代词,指秋天; ③代表; ④是,属于

⑸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①句式:判断句; ②已经

⑹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①句式:判断句; ②经过,过了; ③形容词作名词,繁盛期

4、第四段文言要点:

⑴、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①古今异义,古义:有……的时候;今义:偶尔,不经常

⑵、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①是; ②句式:判断句 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①劳累; ②身体

⑷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①那些; ②主谓间,不译 ⑸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①变为

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①奈何,为什么; ②用 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①残害; ②怨恨 5、第五段文言要点:

⑴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①回答; ②修饰

⑵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①只; ②应和; ③的 一、文言实词 1.古今异义 (1)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

古义:清朗明秀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 其色惨淡 ..古义:黯淡无色 今义:今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 (3)物过盛而当杀 .古义:必然衰败 今义:应当杀害 (4)有动于中 .古义:内心 今义:方位名词 (5)黟然黑者为星星 ..

古义:形容鬓发花白 今义:星;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2.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间) .(2) 名词用作动词。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结果实) .(3) 动词使动用法。 百忧感其心(使……有感触)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修饰。 悚然而听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

(2) 连词,表承接。 木遭之而叶脱/物过盛而当杀 ..(3) 连词,表并列。 忽奔腾而砰湃 .

2.者

(1) 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有……的东西”) .(2) 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的原因”) .(3) 代词。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的面容)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夫秋之为状也 .(2) 助词,的。 乃其一气之余烈 .(3) 代词。 木遭之而叶脱(代秋声) .

4.其

(1)第三人称代词。 其触于物也(代“秋声”)/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代“它们”) ..(2) 领属性定语。 其意萧条(,译为“它的”)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谓天地之义气(直接表判断)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乃”表判断) (3)此秋声也(“也”表判断) (4)夫秋,刑官也(“也”表判断) (5)商,伤也(“也”表判断) (6)夷,戮也(“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此何声也(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胡为而来哉(疑问代词“胡”与语气词“哉”,表疑问)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争荣(疑问词“奈何”,表反问) (4)亦何恨乎秋声(疑问词“何”,表反问) 3.倒装句

(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2)有动于中(于中有动,状语后置)

秋声赋文言文整理

《秋声赋》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1、第一段文言要点:⑴欧阳子方夜读书①正在;②夜,名词作状语,夜里⑵闻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tjrt9zi7x7u3cm9b9nu86wqu5roxb0036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