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让青春无悔(老师在国旗下讲话)
勤奋,让青春无悔(老师在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勤奋,让青春无悔”。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校训“善、勤、健、朴”中,仅次于“善”的,便是“勤”。勤,就是不懒惰,乐于做,努力去做;具体来说就是: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等。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才会有收获。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人类历史创造了两类天才:一类聪明绝顶,一类终生勤奋。而历史对后者格外垂青。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到山洞里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伟大诗人。范仲淹一贫如洗,为了读书,他从小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深深打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经过长期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杰出的文学家。匡衡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借着偷来的一缕烛光读书,最终学有所成。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这样写道:“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从此传为佳话,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你若立志创造
一番事业,立志成才,那么,勤奋之舟则是万万不能弃之不用的。 也许有的人会感叹一句,勤奋,那是多么难的事,我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却不一定能换来我想要的美好的结果,这样勤奋地付出,又有什么意义?其实,天道酬勤,是一个人成功的自然规律,它决不亏待勤奋的人。一个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的人,一个甚至不肯挥洒汗水的人,只能虚度年华,空负青春。一位学者说过:“如果我们的生命不能留下一些可以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生命就是白过的。” 曾记得,一则科技新闻一度备受瞩目——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2013年3月15日,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刊发了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组成的实验团队的最新成果——通过实验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挖掘背后的故事,我们深刻感到,中国科学家,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执著、坚持、勤奋、甘于奉献的“追梦者”。四年,1460多个日日夜夜,薛其坤与他的团队向着目标冲刺奋进,从未放弃。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以形象的“7-11”为薛其坤冠名,他说:“这么多年,其坤只要在学校,每天总是7点准时到实验室,最早晚上11点离开。”科学研究从来都急不得,特别是面对这样一个艰深的科学难题,更要沉得住气,要有耐心。最终,凭借着勤奋的力量,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在很有可能引发信息技术又一次革命时,为国家争夺了一个战略制高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奋是件苦事,要舍得付出。要舍弃一点爱好,放
弃一些休息,甚至要经受种种失败的痛苦和考验。勤奋虽苦却有它的乐趣,这就像春天的播种者,虽然可能会碰上歉收的秋天,但要相信多一分耕耘,就多一份收获,勤奋的苦涩中孕育着成功的喜悦。 在当前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过分追求结果,而忽视了结果得来之前要付出艰辛努力,甚至急于寻找一条能够直达的捷径。事实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捷径可循的。古往今来,人们勤奋刻苦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学习诀窍。当然,做到勤奋的确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牢牢地抓住每一分钟,努力学习。课堂上用心听老师讲课,课后充分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能背一个单词就背一个单词,能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就掌握一种解题方法,能记下一个历史事件就认认真真地把它记下。勤学之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各样的困境常会接踵而至。但是,请记住,千万不要知难而退。当你失去学习的动力时,就静静地想一想,想想你的梦想,它在时刻激励着你奋斗下去;想想每天操劳的老师,他们在默默期盼我们进步;想想朝夕相处的同学,当我们离开初中校园时,我们该彼此留下一个勤奋学习的背影。就如我自己,我自问我是一个很平常甚至有点笨笨的女生,不是天才也没有什么天赋。初中三年,我一直勉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勤奋、踏踏实实把握每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求结果如何,只求青春无悔:我曾经努力过、付出过、追求过!上次段考和这一次月考中我都名列全年级十名左右,我想这也是对我付出的小小的回报吧!同学们,我们要用中国少年的活力,加上
我们不懈的努力,以饱满充沛的热情迎接人生的重重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问心无愧的说:我已经尽力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灿烂青春中留下永久的遗憾。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愿我们都有一双勤奋的翅膀,助我们一步步接近梦想!谢谢大家! (老师)国旗下讲话:中学生要学会宽容与原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中学生要学会宽容与原谅”。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校训中,第一个字便是“善”。善的本义是吉祥,作形容词有“共同满足、善良、慈善”等意思,作动词表示“赞许、友好”等,作名词还指“好人”。那么,如何做一个慈善、友好的好人,从而使大家达到共同满足,使我们的生活更为吉祥与和谐呢?我想,我们首先要学会宽容与原谅。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情怀。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大自然给了我们宽容的启示,而古往今来的无数经典事例,更是告诉了我们宽容的非凡价值。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对廉颇的回避与退让,维系了赵国的安全与稳定,也成就了“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事体现了张英的宰相肚
量,更铸就了“化干戈为玉帛”的礼让美名;“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牙对管仲的体谅与举荐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更留下了管鲍之交的友情典范。楚庄绝缨,赢得了战场上舍身救己的忠诚将领;刘秀烧信,收获了前朝旧臣的赤胆忠心。宽容与原谅,不仅给了别人自我反省的机会,也构筑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平台。
也许你会说,我们的生活中总免不了欺骗与伤害,老是宽恕别人,自己便会吃亏受委屈,这不公平。但其实,在不违背原则不突破底线的前提下,学会宽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愿意带着委屈和伤痛过日子。宽容和原谅别人,同时也是给自己以心灵的解脱与释放。 相信大家对前不久刚逝世的南非“国父”曼德拉都不陌生。经历27年的牢狱之灾,在出狱当选总统的就职典礼上,他竟然邀请了当初看守他的三名狱警,并恭敬地向他们致敬。事后,他向朋友解释说,自己当年脾气很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是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遭遇苦难的痛苦。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紫罗兰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便是世间最难得的宽恕。”曼德拉的宽恕令他的敌人愧疚与反思,他的博爱精神也给了全世界人民以启发和引导。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学会宽容与原谅呢?
首先,是要让心胸开阔一些。你看那弥勒佛,为什么能整天笑嘻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