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五性”观
作者:李宏伟 陈友力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6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具有的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行业性和就业性特征,提出了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要体现高等性特色、注重职业性特色、展现地域特色、彰显行业特色、凸显就业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 “五性”观
[作者简介]李宏伟(1957- ),男,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陈友力(1976- ),男,河南罗山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重庆 40005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028-02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师生员工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精神风貌、文化品位方面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及其功能的发挥。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短、文化沉淀不足等诸多原因,校园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因此,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概念自1986年提出以来,主要经历了“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校园精神说”和“规范说”等学术讨论阶段,此外也不乏“硬”(校纪、校誉、校貌)和“软”(目标、信念、人心)之分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依托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立足民族文化精髓,围绕职业办学领域、理念和宗旨,以师生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模式等精神为核心的,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鲜明的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行业性和就业性特征。
二、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校园文化要体现高等性特色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院校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①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当仁不让的使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的严重倾斜现象,导致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较差、思维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首先,明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理念,积极倡导职业人文教育;其次,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人文课程体系。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再次,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②高职专业教育应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知识技能以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风范,以达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校园文化要注重职业性特色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定在的亚文化系统,其定在性主要表现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具体文化形态。③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征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具体文化形态带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
1.建设好“物质文化”,夯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职业人士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和设备仪器,增刻职业名人石雕,树木应标明树种及其特征特性和树龄等;设计并建立高职校园文化CIS系统并广泛用于信封、稿纸、提袋、校服、学报、教材、校园网、交通与实训工具以及学校产业产品标识等方面;创建特色鲜明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和现代化综合实训基地,使学生从模拟职业环境中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实现校园文化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深化。
2.建设好“制度文化”,搭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高职院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完善、稳定的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并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而动,以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为指挥棒适时创新,使其更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同时,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渐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④
3.建设好“精神文化”,强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首先,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凝结着学校的精神文化,支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同时,充分发挥校训作用。在高校发展的历史沉淀过程中,最能反映一所高校校园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校训基于校园文化并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的灵魂与精髓。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育人的方向。再次,重视“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育高职文化精神。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的具体反映。教育部、团中央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⑤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应狠抓“三风”建设,抓实校园文化建设核心,把握好高职教育的质量、改革方向和前途命运。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校园文化要展现地域特色
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坚持职业价值导向、获取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
1.在办学定位上要体现地方特色。高职院校要从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人才需求走向入手,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重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地域实践,紧密结合重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和先进制造业的突出特点,确立了“立足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服务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加快培养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生产建设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2.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⑥高职院校应通过特色专业的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有用”和“实用”的原则和对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渗透地域特色和本地产业特色,大胆改革,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益。
(四)高职教育坚持校企合作,校园文化要彰显行业特色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公认的必由之路,这使得高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因此,高职院校要拓展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1.研究学习企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前者指学校引入企业文化,其途径有邀请业界精英来校讲座,介绍企业运作、发展前景和职业规划,用企业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来感染学生并培养其奉献精神;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开设企业文化课程;设专人和部门从事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研究和实践等。后者指学生入企体验企业文化,如学生利用入企实习、实训机会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入企学习等。高职院校在学习企业文化并内化为自身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吸纳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