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都值得敬佩,下面和大家聊聊考研的相关东西。 关于政治复习,五星级推荐李凡老师《政治新时器》一套,该书的选择题一部分是考研政治的历年真题的摘录,可以弥补没买真题的不足。剩下的选择题,是对大纲解析的原文挖空出题,紧扣大纲解析,而且出题很细小,一些容易忽略的知识点也会涉及。每道题都有答案的详解,不仅仅是给个ABCD,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如果完完整整的把这本书做一遍,你的选择题部分应该已经掌握了大半,对后期继续巩固很有帮助。大题主要靠背诵,把《政治新时器》里的大题背个2遍就可以了。
关于英语我想按照单词、阅读、作文这几部分写。
单词这是学英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砖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单词关不过后面做阅读的话处处是老虎。单词书我用的《一本单词》,每天就看1个list,看的比较快,但是看了很多遍,所以大部门单词还是知道意思的。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真题推荐《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解析非常详细,有时间大家也看看木糖英语公众号里推文,讲解很有趣。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阅读一共做了20年的,前十年一篇错2-3个,注意是每篇,这样全部的话基本是错一半乃至一大半。到了后来做近5年的时候基本全部4篇阅读才错1个,最多错3个,很励志吧,其实总共错4个以内我就很满意了。中间提升的过程全部是靠做真题、研究真题,我什么模拟题也没做过,建议大家也不要做,市场上的模拟题参差不齐,与真题质量相较差距甚远,还不如省点时间多研究真题。做题不要急于求成,对答案,改错,
看原文、翻译,第二遍就是继续翻译原文,把所有不会的单词整理下来,看几个长难句,分析结构,尤其是把题目答案出处的句子弄清结构和意思,还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做错。一般ABCD四个选项中有2个是你拿不准的,都是在考察张冠李戴或者混淆是非,有时往往一个单词不懂就选错选项。
作文大概从11月份开始准备,看了蛋核英语写作部分的课程,简直是棒呆,意思相同的句子都能变着花样的说出来,我赶紧整理了一份,接下来就是整理自己的模板。大家也可以通过木糖英语公众号、蛋核英语公众号去学习。小作文比较简单,总共才10分,无非就是主要的那几种类型,感谢信、邀请信、道歉信、申请信、建议信、推荐信、告示等,我每种类型都整理了一篇模板。大作文20分,也是体现写作水平的,一种是赞扬某种品质,像诚信啦、团结啦、孝顺啦;还有一种就是批判社会现象,比如食品安全,破坏环境等;还有就是像网络啊手机啊科技啊这种双刃剑型的。我自己整理了几篇模板,把当年的热点话题分分类,像工匠精神、创新、科技(人工智能)等等这些话题都能套进模板中去。注意作文一定不要写错单词,否则文采再好也会扣分。
专业课考试侧重基础考察,不会或极少有偏难怪题出现,基本上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即可考到满意分数。难点在于,八本书实在太多,而且如果想稳妥的话,还要再看两本书。这就使得时间非常紧张,也容易产生疲倦感。我的经验是先看后背,理解以后,以背为主。千万不要认为理解以后用自己话表述出来即可,考试时间紧张,且在考场高压气氛感染下,自己的语言表述会产生很多纰漏和矛盾,也难以达到让老师满意的程度。因此,该背的一定要背,绝对不能偷懒。
时间分配上,4-9月我将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分配给了专业课,百分之三十给了英语。我看第一遍书用了四个月(4-7月)左右,全程浏览,不求完全记忆。但心中必须有大致的知识框架,大体的知识点分布烂熟于心,即看到真题之后能立刻反应出这一知识点在课本的什么位置,主要考查哪一方面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大致还有哪些。第一遍浏览以后,不会或几乎不会考的知识点就可以过滤了九月份开始,由于开始准备政治,专业课时间将会大幅压缩。因此十月到十一月左右,两个月快速第二遍背诵八本书,进一步剔除比较冷僻的考点,做到基本掌握即可。而对于高频考点和超高频考点,必须做到滚瓜烂熟。我仍然用艾斯浩宾曲线原理背诵,背完一本书以后过一段时间复习一遍。同时这个时候要反复
研究真题(真题从一开始就要研究,但这个时期要深入研究,做到答案熟练掌握的程度)。
最后一个多月,最后再把八本书过一遍。然后挑着那些高频超高频考点继续背,确保自己上考场以后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忘记答案。这样大体上,整个专业课从头到尾的时间,大约能过四遍,其中浏览一遍,背诵三遍。书越背到最后是越薄的。
专业课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真题。自己想办法搜集。考研论坛上可以弄到些。主要是课本,习题和真题。
再说一下总结。做题不是为了做题,是为了找方法。我专业课总共整理了一个笔记本的内容,虽然少,但全是精华。包括各种常考点,常错点,解题思路,经典例题,经典错题等。最后上考场前我只带了这个笔记本,不停的看,不停的看。最后这两门都考了140+。
最后强调一点,不管什么方法,适合自己的最重要。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也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但是,不管什么方法,落实下去是最关键的。纸上谈兵终觉浅,花上时间好好复习才是王道!保证每天8小时学习时间,后期可能要增至十几小时。无论如何,坚持下去,胜利就离你不远了!
大家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去high研APP上找我,我也可以把我的复习资料免费送给大家。
2021大连理工大学流体力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