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河岸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加强对X河岸(X县段)的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X县各族人民的福祉,而且关系到X县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给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切实履行政协职能,根据X单位今年工作计划安排,经X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由环保、水利、发改、水产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于今年9月上旬对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赴广东的珠海和广州等两(市)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其在河岸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X河在广西境内全长343公里,在X县段就有150.6公里,流经整个城县和5个乡镇,沿岸居民大约 17万人。因此,X河不仅是X人民的母亲河,而且还是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世界著名河流,就这一点而言,保护好X河岸(X县段)环境已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对土地的无序开发,X河岸(X县段)环境日渐恶化,这种恶化一是来自农业方面、非法种植、水产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垃圾等方面的污染;二是来自由涉岸毁林开荒、违法采砂、乱搭乱盖引发的河岸水土严重流失、河岸景观被损毁等。
近几年来,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工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注重成效,使河岸环境得到了改善。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主要是加快X沿岸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公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现已建成X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完善了城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网覆盖率,提高污水收集率,增加处理能力。
(二)规范沿岸农作物种植
X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制定的《X河(X县段)流域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对X河岸(X县段)沿岸农作物种植作了明确规定:一是禁止在河岸边15米范围内种植农作物;二是严禁在河内边坡开荒种植农作物。
(三)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严禁在河岸毁林开荒,加快X两岸绿化带工程林的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每年坚持在X沿岸种植树木,培育和保护X两岸的森林植被,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四)加强沿岸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加大对养殖业的监管力度,有效解决畜禽养殖对河岸的污染问题。一是对沿岸较大规模生猪等养殖场进行搬迁;二是对沿岸具有相当规模的养殖场,采用“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治理,推行分散的畜禽养殖户采用“完全进入农业田利用”的方法治理。三是无论规模大小,养殖场必须建设与之规模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
(五)整治非法河砂采掘
采掘河砂会侵蚀河岸,导致河岸生态环境恶化。最近几年来,X县致力于整治X非法采掘河砂,截止2015年5月底,已整治非
法采砂船7艘、非法运沙船3艘、非法堆砂场3个,有效防止X河岸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六)整治网箱养殖
在河道里进行网箱养殖,由于人员的频繁活动、设备的涉岸搭建、垦荒种植饲草等,同样影响到河岸的生态环境。今年以来,X县结合X岩壁画申遗活动,在X河X县段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整治网箱养殖行动。
(七)开展河岸环保宣传
开展河岸环保宣传,提高市民的X河岸环境保护意识。近几年来,X县通过在本市主流媒体宣传环境保护法律;在“6.5”世界环境日印刷《学生环保手册》发给学生和开展“我爱我家(环保杯)”书法篆刻作品展赛等宣传活动,唤醒和提高全民参与X河岸环境保护意识。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觉得目前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X县对河岸的管理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方配套的河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
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X市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关于加强X保护和利用的决定》等,因此,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有了一
定的法律保障,但由于缺乏地方配套的针对性更强规定条例,比如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的实施细则、制度、方案、措施等,造成很多操作还缺乏依据。此外,有关制度落实也不到位,比如,2012年X县制定的《X河(X县段)流域污染整治方案》规定:取缔河岸边15米范围内种植的农作物;严禁在河边坡开荒种农作物等,而现在看来,就是在城县河岸都还存在在河岸边15米范围内种蔬菜;在河边坡种玉米的现象。又比如,在X两岸植树造林已进行了多年,但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说明有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二)涉岸违法占地(建堆砂场)、违法采砂、违法建筑和毁林开荒没有得到彻底的整治
据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底,已整治的非法堆砂场只完成任务的56%;已整治的非法采砂船只完成任务的72.7%;已整治的非法运砂船只完成任务的51.6%。对涉岸建筑物、构建物的整治举步维艰,取得的成效不大。例如,城县的江南江北都还存在大量的涉岸乱搭乱盖的建筑物存在。 (三)部分河岸水土流失严重
毁林开荒、乱搭乱建、违法采砂等造成的部分河岸水土流失依然比较严重。目前,就是在管理相对比较严格的城县段河岸,都还存在毁林开荒的现象,在城县外的其他河段,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四)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有很严格的针对各种污染的法律法规约束和曾有过针对各种污染的较有力的综合整治,但由于设施、监管等方面的原
因,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X河岸环境的主角,如禽畜、水产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污染;沿岸乡镇、村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 (五)对河岸管理力度不够
河岸环境监察、监测等监管及执法能力仍较薄弱、整体建设水平不高,队伍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设备装备缺乏、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对河岸管理力度不够。涉岸毁林开荒和违法建筑问题比较突出,整治力度有待提高。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自撤地建市、撤县设县以来较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市、县之间责权划分方面的原因,致使对X河岸(X县段)的管理处于“三薄一缺”状态,即队伍薄弱、经费薄弱、机构薄弱和缺乏长远规划,不能形成管理上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期间所开展的一些管理或整治活动都是带有临时性质的“运动式”的行动,自市县责权明确之后的这几年,这种状态才得到改变,但已造成X河岸环境保护工作的滞后。二是X河岸(X县段)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对X县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许多工作仍在摸索中进行,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据初查,目前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专门针对河岸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均为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因此,很多的实际操作仍缺乏法律依据,增加了工作推进的难度,出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三是X县本级财政比较困难,经费比较紧张,致使一些计划中的工作难于开展,或是虽然开展了,但进行得不到位、不彻底。
三、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