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物描写(正面)的作用
1.人物描写的作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一般答题格式: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人物…的形象或...的心情.(外在描写),体现(衬托,突出 )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在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凸显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人物内心情感(要答中心内容)。
神态描写的作用:主要是透过特定环境,特定时刻人物的情态、表情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表现出人物的品格、精神;然后,结合作用仔细阅读有关神态描写的内容并分析归纳。答题格式:通过对XX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人物XX的心理,表现人物XX的性格(品质、精神等)。
动作描写作用:显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等。答题格式:运用动作描写,“……”“……”等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的……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语言描写作用:言为心声,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答题格式:这里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心理描写作用: (l)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深化作品主题。答题格式:运用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人物……性格(品质)或揭示人物的……心理。
2.侧面描写(烘托)的作用
衬托一定是正面刻画(烘托人物…的精神/品质/心情.)
【例1】第8段“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2012年黑龙江哈尔冰)《母亲的心》
【解析】此题考查点为通过分析动作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能够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描写方法),表现出母亲(对象)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特征)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出母亲的善良。
(三)细节描写的作用
(1)细节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形象;(2)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3)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4)创造典型的环境;(5)渲染人物心情;(6)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答题时采用这样的格式: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的(内容),………(作用)。
九、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标题的含义
(1)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2)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
2.标题的作用
(1)作为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文眼;揭示文章中心;(3)形式新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反映了人物……的情感;(5)交代了写作对象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6)一语双关;(7)把握象征意义;(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其作用。
6
3.标题的好处(为什么以此为题):标题的深层含义 + 标题的作用
【例】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南京市2008 《田野上的白发 》
【解析】这道题属于考查题目的作用,所以应该结合题目作用去理解。
【答案】“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十、修辞的作用
1.常考七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问、设问,可口诀记忆“三比二问一夸拟”
2.各类修辞的答题模式: 比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结合句子)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作者(某某人物)…的……的情感。
拟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拟人化(人格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结合句子)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某某人物)…的……之情。
排比:使句式整齐,增强了……的语气语势,强调了(表现了)……(结合句子),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某某人物)…的感情。
对比:把…和…进行比较,突出了……(结合句子),表达了作者(某某人物)…的感情(写出了……的……特点)。
夸张:夸大(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反问: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增强了……的语气,强调了……(结合句子),表达了人物…的态度(感情、观点)。
设问:开头出现,答题格式为:一问一答,突出地强调了……(结合句子),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结尾出现,答题格式为:引发……对……问题的关注(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引用诗句,答题格式为: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引用故事、神话传说等,答题格式为: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十一、文章的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包括:象征、对比、烘托、衬托、铺垫、欲扬先抑、先抑后扬、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想象、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卒章显志、等) 答题技巧: 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 (1)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2)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贬抑再颂胤扬描写对象,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作用: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7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后写……,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情节更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4)插叙:补充、衬托的作用;解释说明;使内容更丰富,主题更加突出,使结构紧凑。 (5)对比: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XX和XX进行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例1】体会加点词的含义
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解析】聪明本身是褒义词,是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贬用,表达作者的反感之情。
【答案】“标致”是漂亮的意思,这里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之情。
2.写景顺序:
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由前到后等等);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
3.描写景物的角度: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我们在阅读时,要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赏析。
十二、人称和指示代词
1.文章中“这”指代什么?
1)指前一句话(具体写出);2)“这”在句首指上一段(或前几段)内容的概括(具体写出) 2. 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作用:(1)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3)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4)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5)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6)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你;你们。作用:(1)增加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2)直抒胸臆,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3)抒情更强烈,更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他;她:它们。作用:(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2)有比较广阔的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十三、“五写”题
8
十四、启示、感受、评价、鉴赏类题目
1、阅读感受
1)联系文本,感点明确。首先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最简洁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提炼出感受体验,在简短的文句中表达自己的看法。
2)感受真切,表述精当。要围绕感点,精当地表述自己的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感想是真切的,是言而由衷、言之有理的。由于文字的限制,表述的语言必须是精炼的。
3)联系实际,联系自身。阅读感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感受作品思想内容,结合体验和自身思想,领会作品的启示。这种片断写作必须在短小的篇幅中做到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说出自己今后将怎么行动。
4)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阅读感受和评价要做到条理清晰,即文章内部思路清楚。感点的提出和论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逻辑的推理和演绎,都应当条分缕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5)语言通顺,表达流畅。语句通顺,文脉连贯,有一定的论辩力量和论述的气势。 答题格式:感点(观点)+联系文本+结合生活实际议论抒情。 2、阅读评价
1)观点要正确。对文中人物思想性格、社会现象的褒贬、文本观点的评价要正确,要有
9
真知灼见;不能把对的说成错的,或把错的说成对的。这就要求我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2)观点要鲜明。赞成还是反对,同情还是反感,提倡还是抨击,都必须态度明朗,而且要在显要位置揭示出来。切不可模模糊糊,模棱两可。
3)分析要充分。要作比较充分的分析阐述,既要表明态度,更要依据文本的具体内容说出理由,做到分析有据,鞭辟人里,有较强的逻辑性。
4)层次要清晰,语言要通顺。
说明文阅读技巧
一、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事物惯用词语表示,事理惯用句子表示。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1.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答题思路:先审题,判断提问所针对的内容是整篇文章还是段落。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概括
答题思路:说明对象,看标题及开头段,弄清说明的是一个事物还是一个事理。 说明对象的特征:在中心句和下定义的句子中寻找。 二、说明方法极其作用:
(一)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下定义 (二)作用及答题思路: 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地说明了…… 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划线句说明的内容:⑴前后就近原则;⑵段落中心句;⑶句子本身(常见于列数字和列图表,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段落说明的内容:一般为该段的中心句(有可能出现在上下段中) 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多用于介绍生物生长、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制作、历史沿革等。
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的结构来安排的,多用于介绍建筑物、风景名胜等。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间或同一事物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多用于说明事物的因果、性质等。
逻辑顺序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