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生物学现象是( ) 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 C.群落的演替 D.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C
2.(2012·石家庄一中高二检测)在桦木林中常见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替代。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 B.从进化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 C.这种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 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解析:选D。在进化上桦木和云杉无高等与低等之分,桦木为云杉所替代是适者生存现象,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3.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解析:选D。群落演替过程是群落内部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都在发生变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改变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影响生物的变化,因此有些物种可能灭绝,但从总体趋势来看,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种间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 4.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解析:选C。该杂草地中的生物构成群落,动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因甘蔗田弃耕后,人为干涉因素消失,导致弃耕的甘蔗田物种组成更复杂。
5.如果一个群落能够抵抗住干扰,那么它就不会发生演替。如果一个群落具有恢复力,那么在受到干扰后,它就会借助于演替过程恢复稳定。上述事实说明群落的稳定性包括( ) A.群落的自我维持能力 B.抵抗能力 C.恢复能力 D.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答案:D
6.云杉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是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亚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如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采伐消退”过程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杉林被采伐后所发生的变化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各举两例)。 (3)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种子的数量和散布、生物繁殖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
(3)演替需要时间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的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解析:选C。在原林地上有植物生存的土壤和留下的植物繁殖体,通过群落演替形成了现在的森林。
2.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 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 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 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 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
解析:选C。环境条件变差,物种多样性减少,群落结构变得简单。 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
B.人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可以使任何一个恶化了的生物群落迅速好转恢复 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解析:选C。人类活动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群落演替的进程,但对退化严重的生物群落恢复就非常困难。如荒漠的改造,就需要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改造才能成功。
4.(2011·高考江苏卷)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 Ⅰ Ⅱ 1000~2000 Ⅲ 2000~2500 常绿落叶混交林 201 Ⅳ 2500~Ⅴ 3000~Ⅵ >3500 高寒灌丛草甸 100 海拔(m) <1000 3000 3500 针阔混交林 136 针叶林 125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452 蝶类种数 349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解析:选D。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异反映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不是水平结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A、B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蝶类种数随之减少,说明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5.人类的下列活动,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 .A.封山育林 B.治理沙漠 C.兴修水利 D.围湖造田
解析:选D。封山育林、治理沙漠、兴修水利都能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演替;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提高。而围湖造田,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逐渐下降,为逆行演替,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 6.群落演替达到最稳定的阶段是( ) A.地衣阶段 B.灌木阶段 C.苔藓阶段 D.顶极群落
解析:选D。群落演替达到一个成熟阶段,群落与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称为顶极群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顶极群落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 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群落演替过程的因素( ) .A.阳光、温度 B.动物的活动 C.人类活动 D.生物体内某一代谢过程 答案:D
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 C.群落经过演替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D.群落演替不会无休止的延续下去 答案:D
9.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稳定
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
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答案:C
10.(2012·海南中学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没有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人类可以任意地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解析:选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的有破坏性,如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视土地如生命,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植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
失。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的是有利的,如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所以,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1.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解析:选A。演替的顶级群落都是森林群落,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顶级群落不同。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匮乏,木本植物难以生存,所以顶级群落不能为森林群落。 12.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 )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
解析:选D。群落演替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预测和有一定方向的,当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时候,群落演替就不再进行。[]
13.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如果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将会造成牧草的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减少,甚至消耗殆尽,________就会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________按照不同于________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析:群落演替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答案:(1)经济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2)过度消耗 优质牧草 杂草 群落演替 自然演替
14.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