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
其中最基本的是( )。 A. 讲求实效的原则 B. 学用一致的原则 C. 按需施教的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 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 )的原则。 A. 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 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 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 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 )。 A. 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 社会关系的需求 C. 发展的需求 D. 竞争的需求 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
A. 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 B. 人天生是懒惰的
C. 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 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 5. 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 A. 用人所长的原则 B. 人事相宜的原则 C. 依法流动的原则
D. 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7. 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 A. 录用规划 B. 培训开发规划 C. 使用规划
D. 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8.
员工的( )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 培训 B. 教育 C. 纪律 D. 管理
9. 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 A.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 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 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 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10. 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 A. 智力 B. 技能 C. 知识 D. 体力
11. 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
A. 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 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 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 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12. 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13. 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 A. 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 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 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 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4. 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 A. 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 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 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 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15. 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16.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 )的特点。 A. 经济高效 B. 测评面宽 C. 误差易控 D. 督导力强
1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 A. 前期投资损耗 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 D. 后续投资损耗
18. ( )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19. ( )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
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 职位分析问卷 B.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 体能分析问卷 D. 心理分析问卷
20. 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 A. 赞许与奖赏 B. 竞赛 C. 考试 D. 评定职称
21. 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 A. 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 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 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22. 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 )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 工作目标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D. 工作关系
23.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 )。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24.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
A. 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