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每个司机室内设司机座椅,该座椅应有足够的稳定性,能进行上下、前后及转动的调
节,并在转动范围不碰及其他设备。
9.2 司机座椅的设计能够让司机在必要时迅速离开司机室,也能够允许司机根据需要站着
操纵。
9.3 司机室内提供两把固定式折叠座椅(添乘座椅),置于司机室后墙上。 9.4 座椅主要性能满足以下要求:
a) 座椅面料阻燃性能试验,满足TB/T 3138试验要求。座椅护面材料的透气性,满
足GB/T5453规定的要求。座椅衬垫材料的性能,满足QC/T56的规定。座椅面料色牢度试验,满足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要求。
b) 座椅升降机构及前后运动滑轨试验,符合标准QC/T805《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
条件》中规定。
c) 座椅旋转调节稳定性试验,符合标准TB/T2961规定。 d) 扶手强度试验,满足标准TB/T2961的规定。
e) 扶手疲劳强度试验。扶手水平安装,距离前边缘60mm,对其施加一个周期性600N
的力,力的方向45o向外并向下,频率20次/分钟,循环周期20000次,要求试验过程中扶手不得有变形,永久变形量不得大于5mm。 f)
座椅靠背及其调节装置的强度试验依据标准GB/T 15083《汽车座椅 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寿命试验。对完整座椅上部做10000次循环(一个循环为靠背
在最大角度,释放调节手柄,使靠背逐级回弹到最小角度,释放调节手柄,将靠背再调整到最大角度),频率为2个循环/分钟。要求试验过程中不得发生任何裂纹,断裂情况,座椅不得产生异音。
h) 冲击振动测试 符合标准GB 21563 /IEC61373《铁路应用机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
试验标准》按照一类A级规定。 i)
座椅出厂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在装车使用三年时间或运用六十万公里(以先到为准),如出现由于产品质量引起的损坏,将免费为用户修理直至更换。 j)
满足上述要求之外,按照UIC651中第5条相关要求执行。
9.5 添乘座椅
a) 添乘座椅骨架为钢制,铺垫为轻薄阻燃海绵,外层使用皮革包装。皮革要求耐划
伤,抗老化。
b) 添乘座椅安装座安装在司机室钢结构壁上,添乘座椅使用状态时应能承受不小于
120kgf 垂向压力。
c) 添乘座椅具有自动缓慢回收功能。
d) 添乘座椅所用的非金属材料要求阻燃,无毒无刺激性气味。阻燃性能符合
TB/T3138要求。
10 前窗玻璃
10.1 采用分层电加热玻璃,有除霜、加热功能。玻璃与钢结构采用胶粘接。
10.2 前窗玻璃可以避免反射和高热量传递,不会使观察景象畸变,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以
防止正常情况下凝结和结冰。
10.3 前窗玻璃采用安全防碎玻璃,性能要求满足TB/T1451的相关要求。
11 侧窗
11.1 司机室侧窗的设置应遵照GB5914.2的规定。侧窗的外形尺寸可随机车钢结构制定,
但必须保证侧窗的有效开度。侧窗的有效开度为:宽度 W=430mm,高度H≥510mm。 11.2 侧窗采用中空钢化玻璃,窗框采用铝合金材料,窗框经过表面氧化处理或表面喷塑处
理,整个侧窗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11.3 侧窗的开启方式为活动窗下拉开启,活动窗能随遇平衡,侧窗开启的时候,司机可以
探身出去观察列车。
11.4 在紧急情况下,司机能够打破侧窗玻璃经侧窗逃离司机室。 11.5 侧窗淋雨性能满足TB2054-1989《铁路机车漏雨试验方法》要求。 11.6 抗风压性:变形压力差值≥3kPa;
11.7 耐久性:下开窗经3万次全行程启闭试验,侧窗主体构件不变形、不开焊。经2万次
全行程启闭试验,侧窗均衡机构仍能在全行程随遇平衡; 11.8 侧窗打开和关闭操作时,其所需的操纵力不大于70N。
12 刮雨器
12.1 采用气动刮雨器。
12.2 刮雨器带有喷淋装置,具有间歇动作功能。
12.3 刮雨器正常工作时,刮刷面积应达到风窗有效面积的80%并符合司机视野要求。 12.4 刮雨器无故障运用期不小于100?104次。
12.5 耐久性试验:刮雨器马达经600×104次刮刷循环、刮臂经300×104次刮刷循环、刮
片经120×104次刮刷循环后,刮雨器工作正常,各零部件无机械破坏、断裂(允许对磨耗进行少量的维修),不得有明显松动和其他异常现象出现。 12.6 空气动力学性能
a) 线路试验,应达到机车最高速度并在正面会车时以最高刮刷频率进行刮刷三次,
刮片不应浮起。
b) 风洞试验,模拟机车最高车速的115%的风速以最高刮刷频率进行刮刷三次,刮片
不会浮起。(无实验条件)
12.7 振动和冲击试验符合GB/T 21563 / IEC61373《铁路应用机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标准》。
12.8 制动性:刮雨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因用机械方式突然制动刮杆所产生的负
荷。经制动性试验后,刮雨器应仍能正常工作。
12.9 噪声:刮雨器工作时不应发出异常声音,刮雨器本体空载工作时,噪声不得大于55dB
(A)。
12.10 刮雨器应具有停机回位机构,刮雨器关闭后,雨刮片能自动回位。
12.11 每厘米刮片长度上的刮杆对刮片平均压紧力,曲刮应大于0.12 N,平刮应大于0.09N。
200km/h以上机车用刮水器应大于0.19 N。
12.12 当压缩空气压力为98 kPa时,气动刮雨器本体输出轴扭矩应大于0.78 N·m。 12.13 刮雨器耐温性能、详细功能描述及参数如下:
刮雨器在-40~65℃温度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金属件的油漆层和塑料喷涂层应能经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并无皱缩、龟裂和起层现象。
13 后视镜
13.1 后视镜装在司机室侧窗外适当位置,采用气动方式打开和关闭。 13.2 当后视镜打开处于正常工作位时应满足可视性和机车限界的要求。
13.3 镜面曲率半径SR≥1800mm,镜片两面周边磨削倒角0.5X45°。反射率≥70%,失真
率≤7%,图像连贯、过渡平滑。镜面后视能力强、光线柔和、清晰,有效后视距离范围0~800m,反射层为铬银。反射镜片可方便更换。
13.4 后视镜工作温度为-40℃~70℃;镜体内置密闭减震环,外围周边密闭保护环,保护
级别IP67需满足抗强力喷水试验;后视镜构件应在盐雾中承受400小时试验,外壳构件无腐蚀、变形或损伤。 13.5 工作气源压力为0.35~0.7MPa。
13.6 后视镜气动元件能够承受压力1.15MPa条件下,保压1min无损伤。 13.7 气密性:在0.5MPa下保压10min,压降不大于50kPa。
13.8 抗风压性:变形压力差值≥3kPa,镜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列车最高时速160km/h
及两列车相遇时不能产生脱落、损坏现象。
13.9 后视镜连续开启/关闭20000次65°角度旋转试验无故障。 13.10 镜面打开角度60°~70°,打开过程中不得有卡滞现象及噪音产生。
14 司机室门
14.1 司机室门分为侧门及后墙门,其尺寸及布置要求按照UIC651中2.2及2.3条执行。 14.2 司机室门应设置可靠的密封结构,确保密封质量和密封寿命。 14.3 司机室门应具有较好的刚性,符合TB/T2867中规定的强度要求。 14.4 司机室门应开关灵活,无噪音。
14.5 司机室侧门设置门锁,门锁和手柄为联动式,车门由本车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且4
个入口门使用1把钥匙打开。
14.6 司机室通过后墙门与机械间相连接,后墙门锁采用无反锁功能的单体锁,两面均有把
手,具有二次压紧功能,未设置开门钥匙,紧急情况下从司机室侧或从机械间走廊侧按压把手,均可即时开门。
15 室温调控设备
15.1 空调
15.1.1 两端司机室应按照GB/T 6769中3.2.3条及TB/T 2866-1997中的要求设置空调; 15.1.2 空调具有制冷、空气过滤和新风补偿功能,相关要求符合UIC 651中2.9条的要求。
双端司机室空调可同时工作,单独控制;
15.1.3 采用双旋钮式的空调控制面板,两个旋钮分别为工作模式选择及温度选择。 15.1.4 空调出风口采用分布式布置,分别布置于:前窗玻璃与操纵台之间(正副司机侧、
可开关)、前端左右侧梁处。
15.2 其他取暖设备
15.2.1 每端司机室均设置以下取暖设备,设备加热总功率为8kW。
脚炉
≥2×0.4kW(规范化司机室规定单组≥400W) 2×1.5kW(规范化司机室规定单组800W,有特殊防
后墙暖风机 寒要求另定)
侧墙暖风机 膝炉
2×1.5kW ≥2×0.6kW 单相220V AC
额定电压
15.2.2 暖风机采用机械方式强迫热空气对流的方式加热。
15.2.3 在室温18℃~20℃时,暖风机在额定条件下、工作1小时。外罩表面任意点温度应
不高于78℃。
15.2.4 暖风机及暖脚炉工作时,其任意部位不得有明火及火灾隐患,并不得散发有害气体
及异味。
15.2.5 暖风机及暖脚炉的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000h。 15.3 每个司机室顶棚设置两台直流无刷转叶扇。
16 司机室照明
16.1 司机室照明系统的亮度能保持地板上30lx,司机控制台60lx。司机室保持足够的亮
度使乘务员能方便的走动与观察。
16.2 仪表灯的亮度及记点灯不会使人炫目并区别于总照明。当额外的灯光被使用时,司机
不会感到刺眼。
16.3 司机操控、观察有关的设备均有夜光功能。 16.4 阅读灯采用LED灯,角度可调。
17 生活设施
17.1 在Ⅰ端司机室操纵台内设置微波炉,Ⅱ端司机室操纵台内设置冷藏箱,这些设备必须
符合环保、卫生及司机室特殊安全的规定。 17.2 微波炉采用平板设计,为转波式。
18 内饰
18.1 地板
18.1.1 司机室地板面应平整,用于覆盖地板的材料应为阻燃防滑的,且要易于清扫。 18.1.2 机车司机室地板的冲击振动应能GB/T 21563标准中1类A级设备冲击和振动条件。 18.1.3 机车司机室地板整体平面度不大于2mm。
18.1.4 机车司机室地板应能承受100kg/200cm2的静载荷。
18.1.5 司机室地板表面结构不得产生镜面效果(发光表面)。满足GB/T 6769中的要求。 18.1.6 非金属材料料烟火要求应满足TB/T 3138附录A中难燃级的要求。
18.1.7 防滑材料要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及抗磨损、抗氧化性能。 18.1.8 保温材料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填装前做防火处理。 18.2 顶棚
18.2.1 顶棚材料必须选用阻燃材料,满足TB/T 3138或更高标准的要求。
18.2.2 顶棚材料选择易于清洁的材料,其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必须满足TB/T 3139的要求。 18.3 内饰
18.3.1 填充材料必须选择吸音或隔音、隔热、抗老化性能好的阻燃材料。
18.3.2 内装板表面色泽应均匀,不允许有可见的色差,不允许有划伤、针孔、裂纹、气泡、黑点、麻点等严重缺陷。
18.3.3 内装板有良好的抗酸碱性能,具有耐腐蚀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在正常维护和保养下板材不发生开裂。
18.3.4 内装板具有高阻燃性和低烟、低毒气的释放,满足TB/T 3138的要求。
19 其他辅助设备
19.1 每个司机室后墙均布置适用于电力机车的水雾性灭火器。为便于拿取,灭火器不得安
放在柜橱内。符合GB6771《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
19.2 两端司机室内均设有四个衣帽钩,采用不锈钢材质,布置在司机室后墙上适当的位置,
衣帽钩悬挂物体重量按10kg考虑,强度按车体紧固件冲击载荷计算。
19.3 司机室后墙安装有紧急放风阀,并符合TB/T119-1974《客车紧急制动阀型式与尺寸》
和TB/T2636-1995《机车车辆用紧急制动阀技术条件》的要求。
20 可维修性
20.1 司机室内的显示器、控制器、操纵装置及所有设备均应按功能或其他特点分别组合成
组件(模块),这些组件应能够单独、方便地拆卸和检查,而且都能有迅速进行各种机械的、空气的、电气及电子的连接装置和接口。
20.2 司机室空间布置应考虑维修人员的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工作位置,并应考虑到有几个维
修人员同时作业而不相互产生干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