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电子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 授课题目 马秀文 授课班级 护理专业9—12班级 教学地点 2 授课 时间 教室 第八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课时 安排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请打√) 实训课□ 其他□ 教学分析 随着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越快所需的营养素月多,合理的营养是小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及护理措认知目标:(知识) 施。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素质目标: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概述。 2、了解小儿肥胖症 通过认真的学习,为患病小儿做好更好的护理,工作细心,了解患儿的所需尽量满足小儿及家庭所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及护理措施 佝偻病和手足搐弱症的护理措施 利用讲授、讨论、提问、测试、演示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重点运用讨论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的内涵,掌握重点内容。 本意主要是概念和记忆性内容,因此,为了减少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枯燥。学习上采用讨论式学习,在讨论中使学习逐步逼进概念。结合素材、直观的展示主要内容,帮助记忆。 北京出版社《儿科护理学》第一版教材 教学设计 学法设计 教学准备 教案、PPT、讨论话题 相关的图片、视频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

患儿,男,9个月,因惊厥发生2次来院就诊。患儿一直牛乳喂养,体质较差。昨日起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抽动、神志不清,每次发作时间大约持续1分钟,缓解后活动自如。检查体温36.8℃,除见方颅、枕秃外,其他无异常。 第一节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因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临床以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系统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喂养不当导致长期摄入不足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母乳量不足或人工喂养调配过稀,又未及时添加辅食;骤然断奶,造成消化功能紊乱,长期以粥,米粉等淀粉类食物为主,缺乏蛋白质和脂肪,年长儿多由于长期挑食、偏食、厌食、吃零食过多等引起。 2. 胃肠道疾病影响食物的摄入、吸收和利用,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3. 消耗量增加,如长期发热、结核 、恶性肿瘤等。 4. 需要量增加如早产,双胎以及生长发育过快等可造成营养相对不足而致病。 5min 用案列引出所讲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15min 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讲解 课堂互动: 一岁小儿,体重5.2kg,生后牛乳喂养,近半年来因迁延性腹泻改用米 糊喂养。查体:极度消瘦,呈皮包骨状,臀部、腹部脂肪消失,精神呆滞, 面色苍白。试判断患儿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并说说该患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提【护理评估】 问 1. 健康史 评估患儿的喂养史,饮食习惯和生长发育情况,注意有无让学喂养不当、母乳不足史;有无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异常以及急、慢性疾病史。生不断回是否为双胎、早产。 答,教师要2. 身体状况 体重改变:最早表现为体重不增,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对学生正肪减少:皮下脂肪减少的部位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颊。确的回答严重者皮下脂肪完全消失,患儿皮包骨头,两颊下陷,颧骨突出,貌似“老进行提炼,人”状。 使用教材其他状况:皮肤苍白,干燥,肌肉松弛,各系统器官功能低下,如体温降低、的词语来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食欲低下,腹泻等。重度蛋白质缺乏者出现营养不良重新表达 性水肿。 3. 并发症:营养性贫血最常见;可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2min 素A缺乏;微量元素缺乏,以锌缺乏较多见;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 性疾病;还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患儿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 吸暂停、脉搏缓慢、体温不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营养不良可分为三度 学生之间 体重 腹壁皮下身皮肤颜肌张力及 的互动,提低于正常 脂肪厚度 (高)色及弹肌肉情况 高学生的长 性 思考能力

轻度 中度 重度 15%-25% 0.4-0.8cm 正常 正常或 稍苍白 25%-40% 小于0.4cm 大于40% 消失 低于正常 明显低于 苍白、弹性差 基本正常 正常 烦躁不安 萎靡、呆 滞,烦躁、 抑郁交替 张力降低、 肌肉松弛 多皱纹、 张力明显 弹性消降低、肌肉萎缩 失 4. 心理-社会状况 家长不了解营养不良的病程和病情而产生焦虑,或因缺乏营养、喂养知识以及经济状况差而产生歉疚感。 5. 辅助检查 血清清蛋白降低是最突出的表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下降被认为是诊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因其反应灵敏,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还有多种血清酶活性下降,血糖、胆固醇水平下降,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 6. 治疗 原则是尽早发现,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要点主要是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控制继发感染、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治疗并发症。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或)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 低血糖、营养性贫血。 【护理措施】 1. 饮食管理。调整饮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步补充的原则,同时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来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 (1) 能量供给:①对于轻度营养不良患儿,开始每日可供给能250-330KJ/kg(60-80kaL/kg),以后逐渐递增当能量供给大于每日585KJ/kg(140kal/kg),体重满意增长,接近正常后,恢复给小儿正常需要量。②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能量供给从每日165kJ/kg(45-55k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如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渐增加到550-727kJ/kg(120-170kal/kg),并按实际体重计算所需能量,待体重恢复,体重与身高(长)比例接近正常后,恢复供给正常生理需要量。 (2) 食物调整:①鼓励母乳喂养或给予稀释牛奶,此外,可根据患儿年龄和消化能力酌情给蛋类、肉末、肝泥、鱼粉等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过早给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腹胀和肝大。②给予蔬菜水果等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引起腹泻。 (3) 喂养方式: 对于食欲很差、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者可用鼻胃管喂养,病情严重或完全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静脉输注。低蛋白水肿者可静脉输注白蛋白。 2.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遵医嘱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和B族维生素口服,以助消化;给予笨丙酸诺龙肌注,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增进食欲;胰岛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2-3单位,注射前先服葡萄糖20-30g,,

酶1-2周为一疗程,可降低血糖,增加饥饿感,提高食欲;给予锌制剂,可提高味觉敏感度、增加食欲。 3. 预防感染 (1) 预防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开居住,保持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减少探视,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 预防消化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食具要经常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做好口腔护理。 (3) 预防皮肤感染: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勤换内衣和尿布,勤晒被褥,床铺平整松软,勤翻身,减少皮肤受压。 4. 观察病情 防止发生并发症。每周测体重一次,每月测身长一次,记录患儿进食量及对食物耐受情况,定期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以判断疗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在夜间或清晨时容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缓慢、神志不清、呼吸暂停等。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并准备好25%-50%葡萄糖溶液,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五)健康指导 向患儿及家长解释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介绍科学喂养知识,指导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具体方法,纠正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护理评价】 评价患儿进食量是否增加,何时能够耐受正常饮食;体重是否增加,何时恢复正常;家长是否了解合理喂养、防治营养不良的有关知识以及能否正确选择婴幼儿食品;患儿营养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否得到纠正;是否发生并发症。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从而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国佝偻病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大力开展,严重佝偻病已少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是主要发病因素。紫外线不能穿过普通玻璃,如小儿缺乏户外活动,或居住在高层建筑群区、多烟雾、尘埃区,缺乏紫外线照射;或居住在北方寒冷地区,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弱,均可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2.体内储存不足:母亲妊娠期患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均可致婴儿体内维生素D储存不足。 3.摄入不足:天然食品包括乳类含维生素D少,不能满足婴幼儿需要,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单纯母乳喂养儿若户外活动少或未及时添加鱼肝油,亦易患佝偻病。 4.生长速度过快:早产和多胎婴儿生后生长发育快,需要维生素D多,且体内储存不足,若未及时补充易发生佝偻病。 提问 让学生不断回答,教师要对学生正确的回答进行提炼,使用教材的词语来重新表达. 2min

5.疾病和药物影响: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维生素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维生素D对钙转运的调节。 2. 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3. 分期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演变过程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4个时期。初期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激期除神经、精神症状外,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运动功能发育延迟等。恢复期各项症状逐渐好转。后遗症期仅有骨骼畸形,其余均正常,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 课堂互动: 小宝,男,12个月,因夜间睡眠不安、多汗,烦躁一月余就诊。患儿为双 人工喂养,经常腹泻,未添加辅食。目前患儿不能独子站立,不会叫爸爸、妈 母亲在妊娠期间有下肢抽搐史。联系我们所学的有关佝偻病的知识,试判断一 该患儿的喂养史中存在什么问题? 该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吗?母亲的妊娠史提示了什么?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评估患儿户外活动情况,生活环境,是否居住在高楼密集区 或多烟雾及寒冷地区;询问母亲孕期是否补充维生素D制剂;小儿的喂养方提问 式及添加含维生素D和钙质辅食情况;是否双胎、早产;有无胃肠、肝、肾让学等疾病及应用抗惊厥等药物史 。 生不断回2. 身体状况 答,教师要 (1)神经、精神症状:3个月以内小儿多见,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对学生正睡眠不安、夜惊、多汗(与室温无关)等,常摇头擦枕致枕后脱发形成“枕确的回答秃” 进行提炼, 使用教材(2)骨骼改变 的词语来1) 头部: 重新表达 图8-4 方颅 2min 颅骨软化:见于3-6个月患儿,重 学生之 间的互动, 提高学生 的思考能 力3min 佝偻病枕秃 者可出现乒乓球样感觉,即用手指轻压颞骨或枕骨中央,可感觉颅骨内陷; 方颅:见于7-8个月患儿,即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 严 重时呈鞍状见图8-4;前囟过大或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易患

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电子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章节授课题目马秀文授课班级护理专业9—12班级教学地点2授课时间教室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时安排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请打√)实训课□其他□教学分析随着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越快所需的营养素月多,合理的营养是小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srd51f7kz1ujtp7zqyg25ui718xfz018z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