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轨道交通是本市未来交通格局的重要方向,是镇江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为民、便民、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镇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镇江的地铁可以和南京或常州形成对接,组成区域轨道交通网,对接的前提是镇江已经规划好自己的城际轨道交通,在规划中同时考虑对接事宜。
二. 总体布局
镇江市人口预测:
近期(2000-2010):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 城镇人口231万
镇江市出行总需求总量:
近期:1.2亿人次/年 远期:2.6亿人次/年
镇江居民出行平均次数预测:
近期:2.67次/日/人 远期:3.68次/日/人
出行比例预测: 近期:步行:34.11%
自行车:38.11% 公交车:13.63% 出租车:0.16% 摩托车:0.72% 私家车:8.42% 其他:4.85:%
远期:步行:14.54%
公交车:8.84% 轨道交通:45.42% 自行车:20.45% 出租车:0.052% 摩托车:0.54% 私家车:5.87% 其他:4,49%
客流走向:以高姿、老城区、南徐分区、丁卯分区成东西流向 大市口、市政府、丹徒区成南北流向
大市口、京口区、丹徒区南北流向
固定客流点:金山公园,北固山公园,焦山公园,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体育馆、镇江火车站、镇江高铁站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协调、线网规模与结构、服务与运营效果及
工程项目的实施四个方面进行方案比选,确定镇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基本网络与预留线路构成,规划线路5条,线路总长144.9公里,设75座车站,其中七个座换乘站。
此次轨道交通线网设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呈放射形态或有环放射形态,以老城区、南徐分区、丁卯分区的线路为核心线路,向东、向西、向南辐射;二是老城分区线网功能主要是疏解交通,南徐分区、丁卯分区以疏解交通与引导城市发展兼顾,谷阳分区则以引导城市发展为主;三是城市的东、西两翼主要为工业区,因此东西两翼布设一条轨道交通线与老城区联络,可以满足需求;四是轨道交通线联络上党、辛丰等镇;五是远景线网向东预留扬中方向、向北预留扬州方向。
镇江市规划五条轨道交通线路: -
一号线:起点高姿—润州区政府—市政府—京口区—丁卯—谏壁—大港--扬中
总设设为20站,敷设方式为地下敷设。
二号线:金山公园—北固山公园---大市口—京口区政府—官塘—镇江市中国醋文化博物馆—长山生态科技城。
总站设为17站,敷设方式为地下敷设,地面以及高架敷设。
三号线:焦山公园—大市口—市政府—镇江南站—丹徒区政府 总站设为15站,敷设方式为地下敷设和高架敷设。
四号线:大市口--江苏大学—丁卯—丹徒站—镇江市中国醋文化博物馆--丹徒区政府—镇江大学城
总站设为17站,敷设方式为地下敷设,地面敷设,高架敷设。
五号线(远期):市政府—金山公园—扬州 总站设为6站,敷设方式地下敷设以及高架敷设。
三、 江苏大学-镇江大学城轨道线
线路七点为江苏大学,终点为镇江大学城,总长24.8公里,总站数为17站。
如下:江苏大学站——(1.4km)贾家村站——(2km)纬三站——(2.5km)科技园站——(2km)小马迹站——(3km)前北村站——(1.8km)华联超市站——(1.4km)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2km)西麓站——(1.5km)丹徒区客运中心站——(1.2km)丹徒区人民医院站——(1.8km)宝龙广场站——(1.5km)丹徒区政府站——(1.0km)镇江市丹徒区中医院--(1.1km)福临广场站——(1.2km)官庄桥站—— (1.8km)镇江大学城
站。
敷设方式:江苏大学站—贾家村站—纬三站—科技园站。此4站可从原有道路智慧大道下进行地下敷设。
科技园站—(2km)小马迹站—(3km)前北村站。此3站,沿线居民区较少,土地空旷,地势较高,从经济方面考虑,可采用地面线敷设,位于智慧大道一侧。
前北村站—(1.8km)华联超市站。可采用地面线敷设,沿恒顺大道中心带上。
华联超市站—(1.4km)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2km)西麓站—(1.5km)丹徒区客运中心站。沿线地形空旷,但地势较低,建筑稀少,可采用高架线敷设。
丹徒区客运中心站—(1.2km)丹徒区人民医院站。可采用沿瑞山路地下线敷设。
丹徒区人民医院站—(1.8km)宝龙广场站。可采用沿金谷路地下线敷设。
宝龙广场站—(1.5km)丹徒区政府站。可采用沿金谷路,龙山路地下线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