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幼儿教育综合模拟试卷(十一)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和《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50道题,每题1分,计50分,试题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四道大题,计50分,作答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草稿纸或答题卡的非指定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将试卷和答题卡带出考场。 4.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1.“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是教师( )理念的要求。 A.幼儿为本 B.能力为重 C.终身学习 D.师德为先
2.“为儿童健康上网创造条件”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 )领域提出的策略措施。 A.儿童与社会环境 B.儿童与健康 C.儿童与教育 D.儿童与福利
3.“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过攀登架、网等”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 )末期儿童提出的目标要求。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以下不属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的做法的是( )。 A.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B.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C.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D.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5.幼儿园的( )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
A.语言教育 B.社会教育 C.健康教育 D.品德教育
6.许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得到教师的照顾,往往会选择给教师“送好处”。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家长对教师的认识( )。 A.正确,关爱学生时教师师德的灵魂 B.不正确,违背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师德 C.正确,体现了教师爱岗敬业的师德 D.不正确,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师德
7.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仁”。说明教师对待同行时,不能“嫉贤妒能”,应努力和其他教师形成一个融洽的集体,这体现了教师职业观的( )。
- 1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团队合作 D.为人师表
8.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强调要因材施教,而且要求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幼儿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等,这是因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具有( )特点。 A.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D.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9.一些名人在谈论成功时,往往会提到在自己还是学生时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特点。
A.境界高层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10.许多教师会主动用教师职业道德衡量自己,看自己是否达到了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要求,从而找出不足,促进自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调节作用 B.导向作用 C.促进作用 D.评价作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幼机构幼儿寝室床头间距应为0.9米,两床间距应为0.5米 B.每班幼儿园每班配置卫生间,使用面积为20mC.保健室一般面积为14平方米-18平方米 D.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不超过1%为宜
12.要训练学前儿童按时睡眠,定时定量饮食及大小便等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使其一日生活有规律性,这属于( )。
A.卫生教育 B.个人习惯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安全教育
13.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脱肛,甚至失眠,磨牙、夜惊等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鞭虫病 14.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 )。
A.虫媒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间接接触传播 D.饮食传播
15.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程序性
16.当幼儿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行为异常,如尖叫,咒骂,打、咬、踢周围的人或扔东西、摔东西等,甚至以头撞击墙壁或地面。这是幼儿( )的表现。
A.儿童期恐惧 B.破坏公物 C.梦魇 D.暴怒发作
17.在体育活动中,应在幼儿已经掌握双脚跳的基础上练习单脚跳,要有计划的提高活动程度。这体现了体育活动的( )。
A.全面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区别性原则 D.与游戏相结合原则
18.小班的明明在玩积木时,试图把小积木吞进肚子,幸亏老师发现,及时制止。这说明( )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A.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安全观念淡薄 B.保教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落实 C.托幼机构的客观环境因素
2
- 2- D.幼儿运动系统发展不完善,平衡功能差
19.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这属于综合性防御措施中的( )
A.管理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注射疫苗
20.一般来说,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所消耗的热量约为其产生热量的25%-30%,这是由于( )所需的热量.
A.生长发育 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C.基础代谢 D.各种劳动和活动 21.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 )方面。 A.气质特点 B.性格特征 C.能力水平 D.兴趣需要
22.君君是个热情好学的孩子,喜欢唱歌、弹琴、画画……但是做什么都坚持不了多久,画画没多久,就要跑去弹琴。从君君的行为表现来看,她的气质类型偏向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3.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 )。 A.绘画的强调与夸张 B.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表象符号的形成 D.绘画技能稚嫩
24.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理想 B.动机 C.需要 D.志向
25.用来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行为发展的实验方法是( )。 A.陌生情境 B.延迟满足实验 C.点红实验 D.两难故事 26.当一个3岁的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提供纸张让儿童自由涂抹 B.问他画的是什么,告诉他要画得像 C.把画纸收掉,免得他浪费纸张 D.问他想画什么,教他怎样才能画得像 27.下列关于儿童期依恋说法错误的是( )。
A.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得分高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也较强 B.在儿童的生存条件中,家庭是第一要素 C.日托儿童依恋行为少,焦虑水平高,探究频率低 D.依恋的建立依托于儿童的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 28.父母为学龄前儿童建立同伴关系的作用不包括( )。 A.提供建议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
B.父母自身的不同风格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C.为孩子间的接触提供便利条件 D.父母的鼓励和评价带来的影响
29.认为只要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确的。这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 )阶段。
A.工具性目的取向 B.好孩子取向 C.维持社会秩序取向 D.社会观念取向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