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的意义;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2、点拨法。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一、 导入 毛笔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兰亭集序》摹本,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领略“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魅力。(引导回想“墨池”的典故,其书法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作为议论文的名人素材让学生积累下来 ) 结合注释与课件了解作者及艺术成就。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背景,了解《兰亭集序》文采书艺双绝的价值。
学习本文,让我们跟随王羲之的笔墨去探幽访胜,追寻文明的足迹,感受文人雅士的诗意人生。 二、研习文本
【一读 知美韵】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音韵美。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音频或老师配乐示范朗诵,让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语气和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简洁雅致的语言特色。)
听完录音后,教师相机作相应的诵读指导,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 重点字音:癸丑(guǐ) 会稽(kuài jī) 修禊事也(xì) 流觞(shāng)
感慨系之(xì) 彭殇( shāng ) 趣舍万殊(qū ) 怏然 (yàng) 若合一契 (qì)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二读 通文意】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6人一大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一人读一句解释一句的重点词,其余同学可以提出疑难点。
第一段:
1、状语后置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毕、咸:全都 。 修竹: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以为:把……作为。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多,此处为“盛大” “热闹”之意。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为“饮酒”。 名词作动词) 咏,指“作
诗”。
足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盛:繁多 所以,用来……。 (引导学生联想到所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的意思。)极,穷尽。 娱,乐趣。 信,诚,确实。
第二段:1、 相与:相处相交 俯仰:喻时间很短
2、 或取诸怀抱 或:有的人 怀抱:胸怀抱负
3、因寄所托 因:依,随着。
4、趣舍万殊 趣:通“趋”,意为“往,取,进取” 舍:退止
殊:不同
5、及其所之既倦 及,等到。 之,到达,此为得到的意思。 6、向之所欣: 向:过去,以前 7、以之兴怀 以:介词,因
8、况修短随化 化,自然 (联想 《归去来兮辞》 中“聊乘化以归尽”中“化”也是此义。) 9、终期于尽:期,期限
第三段: 1、临文嗟悼 临,面对着 不能喻之于怀: 喻。晓,懂得。
(联想到成语“家喻户晓”)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 、齐: 活用作动词,看做一样,看做等同。
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犹”,如同,好像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尽管 所以:……的原因 (联想到“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中“所以”同义。) 致:到达, 最后到达的结果。(联想:而致千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致:表达)
5、“所”字短语 如“所遇” “所之” “所欣”
( 联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
(此环节让学生确定重点词,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并用联想法来加深或拓展某个重点词的意思。)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本文重点字词义作归纳 总结提问(课件) 1、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列坐其次 3、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4、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夫人之相与
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8、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9、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1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6、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导” 后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 以为:把……作为。 17、信可乐也 实在
18、因寄所托: 因,依,随着
19、及其所之既倦 及,等到。 之,到达,此为得到。
感慨系之 随着 附着 20、向之所欣: 向:过去,以前 21、以之兴怀 以:介词,因
22、所遇 所之 所欣 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 指代人或物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梳理本 归纳文中文言知识。
( 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品味文章简洁雅致的语言,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一、研习文本
【三读 理思路,悟感情 】
1、整体感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先请生回答。 点拨:大家在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因何而乐,缘何而痛而悲吧。
2、a.自由大声朗读第一段 思考: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b.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大意: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语言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