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代表投入股份资产的证书。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2.股票是没有偿还期限的永久性证券。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后,股票一般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种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之所在。
3.股票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承担手中持有的股票金额的责任,也就是要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这种收益有时很高。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4.股票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是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而资金不足问题需要多方面开通融资渠道,企业发行股票就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通过股民的投资,就可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资金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债券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指点迷津】
1.债券的特点有三个:①安全性。由于一般债券的利率事先确定的,持有者收益相对固定,不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也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②流动性。指债券具有及时转换成现金而不在价值上受损的能力。③收益性。指债券具有给投资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能力。
2.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区别
⑴发行主体不同。政府债券发行主体是国家;金融债券发行主体是金融机构;公司债券发行主体是公司(企业)。
⑵风险状况不同。政府债券是由国家发行的,以国家信誉和财力为担保,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金融债券安全系数比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公司债券风险较高。
⑶收益率不同。金融债券的利率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公司债券收益率最高。 ⑷流通性能不同。政府债券信用度高,流通性强;金融债券不如政府债券流通性强;公司债券流通性较低。
3.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⑴表明的关系不同。债券是债务凭证,表明债券购买者和发行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股票是股权证书,表明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关系。
⑵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债券拥有者,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股票融资者作为企业的股东,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⑶收益不同。债券的票面收益由其利率决定,与发行者的经营状没有直接联系;股票收益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
五、商业保险
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等新险种。分红保险在具备保障功能之外,还可分配保险公司经营盈余,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随着保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保险的功能会越来越多。
六、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关系
区别:(1)储蓄:利率较低,可采用多种方法存入,如部分存定期,部分存活期,参加存本取息、零存整取等,一般说来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2)债券:特别是国债,信用度高、收益高、代用率高、流通性强,但时间长。而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都是利息高、风险大,但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3)股票:收益高、风险大,不能退股只能转让,要有良好的投资心态。
(4)商业保险:对财产、人身健康、安全有保障作用。储蓄保险有回报率,但是时间长。
联系: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知识整合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人们消费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通过生产创造出来的;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随生产的发展而改变;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水平随生产的发展而提高;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
(3)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因此,积极发展生产,努力促进消费,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⑴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
⑷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怎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
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⑷深化改革,扫除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⑸发展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扩大内需,刺激社会消费需求,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怎样搞好企业经营
1.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
2.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订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3.要依靠自主创新,改进技术设备,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建知名品牌。
6.面向市场,优化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 7.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我国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的原因
⑴总量问题: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⑵结构性问题: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⑶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⑴增加就业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
⑵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增加就业,有助于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⑷就业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和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⑴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⑵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总量。
⑶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它们在增加就业中的优势。
⑷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⑸政府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就业发展战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⑹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和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⑺还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五、把握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特点,灵活选择投资方式
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存款储蓄、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等各种投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1.活期储蓄灵活方便,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比较强,但收益率比股票、债券低,与商业保险比,存款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
2.购买债券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与储蓄比,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风险小,安全性好,利率比储蓄要高;金融债券的信用通常高于企业债券,其收益通常低于企业债券,高于国债和储蓄存款;企业债券风险大收益高。债券与股票相比,收益权、偿还方法各不相同,风险也没有股票大。
3.购买商业保险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4.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
获利的大小与风险的大小成正比,因此任何投资行为都要考虑风险的因素。分散风险的最好办法是选择多个投资项目,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要考虑比例,以取得最大收益,还要和自己的承受能力相符,超出自己的能力,会给投资带来更大的风险。
走进生活
一、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最终消费率、投资率、及对外贸易情况统计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经济增长率(%) 最终消费率(%) 投资率(%) — 38 2662 44 8 3256 51 4384 60 5934 70 52 44 7620 70以上 出口总额(亿美元) 2492 外贸依存度(%) — 注: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日前全球的平均最终消费率约77%,投资率29%左右。据统计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外贸依存度:即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分析、比较材料一中的数据,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2.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我国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材料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
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两头在外”,突出问题是:前头技术开发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或者主要依靠引进;后头销售和服务网络也基本为外商所控制,利润的大头在别人手里,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而工业污染也留在了中国。
材料2: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谁拥有消费者信赖的品牌,谁就能在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设计、营销等高增值环节掌握主动权,并以高利润为基础不断强化这些核心优势,实现“强者恒强”。
⑴结合材料1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⑵怎样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