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投资与创业
核心思想 一、基本理论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①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②搞好企业经营,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5.就业问题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面临着突出的就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有需要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7.个人投资
就个人而言,进行银行储蓄,购买债券、股票、保险都是投资行为,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就企业而言,贷款、发行股票、债券都是集资行为,都要为资金的使用付出一定回报:利息、股息。
二、运用能力
1.所有制理论:①从生活现象入手,比较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及其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和归纳能力;②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企业经营理论:①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比较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②能够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并能够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③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就业理论:①结合社会现实,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增强学生依法履行劳动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②分析社会就业现状,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提高学生正确选择职业,积极就业的能力。
4.家庭投资理论:①解析银行存贷行为,能够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②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③制订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提高参与金融经济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2.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支持新事物的发展,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锐意进取、奉献社会的精神。
4.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
6.培养积极参与金融经济的投资意识,为将来能合理地参与经济投资,而积极获取相关知识。
知识过关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⑴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⑵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⑶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⑷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⑴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⑵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⑶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⑷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深入理解】
1.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生产不过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需要什么,就应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应生产多少,消费对生产的规模、结构和速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生产的总体规模和每一个部门的规模必须适合消费者的人数和他们所需各种消费品的数量,这样生产的规模才是合理的,它才是能够实现的。由于生产各部门的规模应以全体消费者对各该部门产品的需要量为转移,因而其中也就包含着整个生产的结构必须适合消费结构的要求。即使生产得最多,如果结构不符合要求,那么,必然的结果是有的产品不能实现,而另一些产品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由此而来的必然是对生产结构的调整,直至生产结构符合需要结构为止。其次,消费
的速度对生产的速度也提出了要求。如果生产的速度与消费的速度不相适应,那么,消费品要么供过于求,要么供不应求,总之,生产的规模、结构和水平必须适应消费的规模、结构和速度。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深入理解】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深入理解】
1.这里所说的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它仅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国有资产要小于公有资产。
2.这里的主导作用指的是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有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在方向上起引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
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这个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关系国
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保证国民经济有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二,国有经济要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主导作用并不在于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量的优势,而着重在于自身质的提高、在于能够确保其始终能控制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主义方向。
四、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深入理解】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多样化的特点。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和多样化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几乎分布于城乡的各个行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集体经济面宽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是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富活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
3.集体经济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成员所共有,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集体成员以其对本集体
经济组织的投资和劳动贡献,享有相应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指点迷津】
1.国有经济是指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
2.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它包括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多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劳动群众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集体组织的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方面的平等,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3.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有量的优
势,又有质的优势。①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并不是要求在每个
地区公有资产都必须占优势;②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就社会总资产而言,并不是要求在每个行业和领域公有资产都必须占优势。③公有资产的量的优势是指资产比重占优势,并不是指企业数量占优势;质的提高是指具有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多用经济效益来表示)。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参见三)
六、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指点迷津】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区别
个体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归个体劳动者所有,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支配的经济形式。个体经济最明显的特点是所有者和劳动者融为一体,同时个体经济还具有规模小、分散经营、工具简单、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等特点。
私营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产品归企业主占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它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七、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指点迷津】
1.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必须具体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私人资本和外资部分,则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如果国有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共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八、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深入理解】
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股份合作承赠租赁 出售 股份制 制 包 送 生产资料所有权是否改变 没改没有 没有 没有 改变 有 变 能否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可不可以 可以 可以 不行 以 行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2.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推行股份制能够放大公有资本功能,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有利于公有产权的流动、重组,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公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公有制经济转换经营机制,推动其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深入理解】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