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层面,考察时间副词“在”的形成与“正”“正在”的内在联系,进而通过对时间副词“在”的形成及其语法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其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其虚化机制作进一步讨论。
标签:语法化 时间副词 “正” “正在” “在”
一、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1912)提出的,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作用的演变”[1](P130~148)。所谓“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一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2](P17)。
一般地,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实词虚化、词汇化和句法化现象。多数语言学家都公认一个语法化斜坡理论,由于汉语是孤立语,不会发展出形态屈折成分,因而汉语中语法化斜坡应该是: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语素。[3](P3)
对于“在”的语法化问题,已有很多学者作出了可贵的努力:沈家煊(1998)指出“在”由空间义到时间义的演变是隐喻这一虚化机制的显示[4](P41~46);张亚军(2002)提出“在”完全虚化为表时间的副词之前,“着”常用来“表达动态的进行”,随着時间副词“在”的形成,“着”的功能以“表静态的持续”为主,而“在”主要用于“表达动作行为的进行”[5](P54);冯雪冬(2009)提出“正+V/VP→正+V/VP+之间/之际→正+[在+(V/VP+之间/之际)]→(正在+V/VP)或(正+在+V/VP)→在+V/VP”这一语法化线索[6](P110);李慧(2014)认为:“在”的实词和虚词用法几乎是同时并存的,它由一个实义动词虚化为一个兼有动词和介词性质的词,新旧用法同时并存。[7](P134)
本文以“在”的历时演变为线索,探索其从实词向语法词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最初作为动词出现,介词“在”出现稍晚,“在”作为时间副词的用法出现在明清之后。另外,“在”与“正”“正在”是现代汉语中意义相近、用法互异互参的三个副词,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同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时间副词“正”“正在”与“在”
这三个时间副词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体现在现代汉语中,从历时层面看,它们在功能用法上也同样存在着形同实异的方面。现代汉语中的“正在”似乎恰是时间副词“正”与“在”的结合,但其实不然:在汉语发展历史中,“正”作为时间副词出现最早;在副词“正在”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副词“在”的基本语法格式和用法。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探明时间副词“在”的形成很有帮助。
现代汉语中“在”有动词、介词、副词三种基本用法。[8](P645~647)例如:
(1)是的,那时先帝还在,陛下还没有继承大位。(曹禺《王昭君》)
(2)庄子早在两千年前便说过,各美其美。(李泽厚《美学四讲》)
(3)同志们有的在抽烟,有的在吃干粮。(魏巍《东方》)
其中例(1)动词“在”和例(2)介词“在”出现的时间很早,甲骨文中已见用例。例(3)副词“在”作为时间副词,侧重于动作行为的进行。
“正”本义为形容词“端正”,时间副词“正”的出现不晚于南北朝。例如:
(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世说新语·政事》)
(5)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祖堂集》)
这种用法是现代汉语中“正”的主要用法。此外,“正”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侧重于同时性,表示时点,而非时段,这种“同时性”和表示“恰好”的情态意义有密切关系。“正”从表示“恰好、恰恰”的情态义引申出表示动作行为进行中的时点意义,这种用法自古至今基本一致,而且也是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正”的主要用法。例如:
(6)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三国演义》)
(7)李华追到五楼,只见两个女扒贼正催促着服务员打开房门锁,原来她俩就住在这里。
“正在”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从这一方面看,“正在”和“在”“正”的意思基本相同。但是“正”着重指时间,即强调同时性,表示“时点”;“在”着重指状态,可表示“反复进行或长期持续”,而“正、正在”不能,如可以说“经常在考虑”,不能说“经常正(正在)注意”。
时间副词“正”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侧重强调同时性、即时性,表示时点而非时段;“在”侧重于表达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过程性,主要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以“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正在”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兼有“进行体”和“持续体”两种时间范畴意义。
三、“在”的语法化过程
从历时角度看“在”的演化发展,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由实义动词逐步虚化为时间副词的全过程:动词“在”最早出现,具有“存在”义;介词“在”的出现稍晚于动词“在”,其用法主要是引进对象,从词义上讲已无“存在”义;时间副词“在”与“正在”的形成有内在联系,“在”的副词用法先于副词“正在”出现。另外,时间
副词“在”的用法出现于明清之后,虚化的完成则更晚。
(一)动词“在”
动词“在”产生很早,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并且多是独立使用。例如:
(8)王在兹,大示佐。
(9)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在。(《汉书·陈胜项籍传第一》)
(10)尔家必有他人旧功德,或供养之具在焉。(《太平广记·何奎》)
(11)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着拐杖出来说道:“不在家了。”(《儒林外史》第一回)
例(8)是甲骨文中的记载,例(9)是汉代的记载,例(10)是宋初的记载,例(11)是清代的记载,这三例“在”都是单独使用的,无修饰成分,且都有“存在”义,是“在”字最初的义项。除了独立使用之外,“在”还可以置于连动结构中,这种结构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其中较为典型的用例如:
(12)鱼在在藻。(《诗经·小雅·鱼藻》)
(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这三例中“在”和其后动词作连动结构讲,即“鱼在,在藻。”“子在齐,闻韶。”“子在川上,曰”。先秦时期的“在”字还不能看作介词,而“在+处所N+V”的形式为介词“在”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二)介词”在”
介词“在”主要用于引进对象,其出现的时间稍晚于动词“在”。甲骨文中“在”常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对象,意义上已无“存在”义,从语法上讲,其用法和表引进对象的介词“于”相同,已经基本具备介词的条件,介词“在”于商代初步形成。[9](P52)例如:
(15)其求在父甲,王受佑?
(16)己酉卜,贞,令吴省在南廪?
以上两例是甲骨文中的记载,例(15)介词“在”引进的对象是人,例(16)中“在”引进的对象是处所。汉代以后,“在”字开始虚化成介词,它是介词“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