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2 年高三 第二学期月考文言诗鉴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2 年高三 第二学期月考文言诗鉴题及答案

(一)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伐树记 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①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

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

[注]①樗(chū):臭椿树。 6.下列语句巾,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 B.然一旦悉翦弃 .

C.庄周之贵也 . D.以无用而赋有用 .7.下列符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 A.①其根壮而叶大 . B.①以杏故,特不得蔬 . C.①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 . D.①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

①(樗)不足养,是宜伐 ③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 ⑤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A.①③④

B.①③⑤

茀:杂草丛生。 翦:修剪,修整。, 贵:看重,崇尚。, 贼:侵害,妨害。,

( )

②视其处之而已 .

②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 .②美泽可用,反见存 .②才者死、不才者生 .

( )

②以杏放,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⑥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C.②③⑥

D.②⑤⑥

( )

( )

8.下列语句编为旧组,与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态度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同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蔬菜。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参考答案:

6.B(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翦:砍伐。] 7.C(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c项两个“见”都是介词,表被动。

A 项第①句中的“其”,代词,“它的”;第②句中的“其”,代词,“它”。B项第①句中的“以”,连词,“因为”;第②句中的“以”,介词,“凭”“根据”。D项第①句中“者”,语气词,引出下文的原因、解释等;第②句中的“者”,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等后面指代相关的人和事物。]

8.A(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①③④三句话都与庄子的观点“才者死、不

才者生”相反,其中①是守园人对“不才者”樗的处置办法,认为“宜伐”;③是作者欧阳修想到的,樗“不材”,所以对其“一旦悉翦弃”;④也是作者欧阳修想到的,杏树是“才者”,而不死,“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②是守园人向作者建议的话,要将还有用的杏树砍掉。⑤是庄子“才者死”这一观点的例证。⑥是“客”议论庄子对待事物的态度与作者处置东园树木的看法。这是一个新的视角,而非与庄子态度“完全相反”。]

9.D(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 于揭示“有益者生存发展,无益者遭淘汰”的客观规律,而非“反思自己”。]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衙署的东因,长久地荒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治理了。我来到以后,才开始整治这个为贫瘠的土地施肥浇水,种了菜蔬十几畦,又种植了花卉、果树、梧桐、竹子等共百来春天到来阳气上升之后,许多树木已经发:茅生长。守园的人告知说:“园中有一些臭椿树,它们的根系壮大、枝叶茂盛。根系壮大那么就会阻塞地脉,消耗土壤的许多养分,因而使得那些新种的花果桐竹得不到滋养;(臭椿)枝繁叶茂那么遮挡了阳光,因而新种的植物受到影响,不能自然繁茂地生长。再有臭绪哟树干扭曲多节,木质疏松不坚硬,(臭椿)不值得种植,是应该把它们砍掉。”于是就将臭椿树都砍去了。第二天,守园的人又说:“菜园的南边有些杏树,大凡它们的根扎在地下方圆可达六七尺,那儿的土地非常肥沃,因为蚤树生长的缘故,白白地不能再种蔬菜。,因此也应当砍去杏树。’我说:“哎,现在正是春天,杏树将要开花,(我们)如果等到秋天,杏树就可以结果实了。你难道不能减少几畦菜地的面积作为种植杏树的地方吗?”因此没有砍掉杏树。

事过之后不久,我有所感悟就发了一番感慨:“唉!庄子的学说中说:臭椿、栎树因为不是好木材使它们活到应活的年限,桂树、漆树因为有用而被人们很早就砍伐折断。现在臭椿确实不能成材,可是人们有一天将它们全部砍伐掉了;杏树的木材很坚硬细密,(木材)有漂亮的色泽又可供人们使用,反而被保存下来。难道是成材的与不成材的各自遭遇的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吗?

有一天,来了位客人来拜访我,差役正拖着砍下的椿树经过堂前,(我)指着臭椿就对客人说出了自己对庄子所论述的怀疑。客人说:“这有什么感到惊讶的呢?凭着无用的态度处置无用之材正是庄周所崇尚的。世上凭借自己无用反而侵害有用之材,(那么有用之材)哪里还能幸免呢!那些杏树可利用的是花和果,因为(杏树)有花果这些供人们享用的生存的条件保护着它的根部,所以(它)幸免予被砍伐。至于桂树、漆树不能从砍伐的厄运中逃避,是因为它们被人们利用的东西只有被砍下来才能利用,所以这样一种状况必然无法生存。这跟那些杏树凭借开花结果免予砍伐是不同的啊。而今臭椿高大不成材,反而因高大妨害了别的花木生长,他们被砍去的确是理所应当的。跟那庄子“有用的死没有用的生”之说又是不同的。大约世上万物能够幸免于难与不能幸免于难,要看它所处的地位和用途罢了。”客人离去后,

我认为他说的很对,写此文以记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从者病,莫能兴 兴:起来 .C.意者吾未知邪 知:了解 .D.夫道之不修也 修:善,美好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者久留陈蔡之间 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B.孔子用于楚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人之不我信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矣 侣鱼虾而友麋鹿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于是他们就与兵士们一起在荒郊野外包围了孔子。 B.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能够坚守节操,小人走投无路时就会无节制做事了。 C.夫子盖少贬焉?

先生为什么不能降低标准呢?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不被容纳有什么可忧虑,不被容纳才显现出您是君子!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贤者”,陈、蔡大夫唯恐孔子受楚重用后危及自身,因此合谋围困孔子。 B.孔子一行人受困,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弟子们都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满。 C.在同样的问题面前,三名弟子胸怀、识见之高下立判,孔子最不喜欢子贡的回答。 D.颜回的“不容然后见君子”与孔子的“君子固穷”的持守是一致的,故孔子欣然。 答案 :

6. C 7. A 8. A 9. B 参考译文:

孔子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出兵伐陈。楚国派兵救陈,驻兵于城父。楚王听说孔子这时就在陈、蔡两国之间,于是就派人去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拜见,陈、蔡两国的大夫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商量:“孔子可是个能干的人,他对哪个国家所作的批评都能切中哪个国家的要害。近几年他住在我们陈、蔡两国之间,我们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不合乎孔子的思想。现在楚国这个大国来请孔子了。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我们陈、蔡两国这些主事人可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串通起来发兵把孔子一行包围在陈、蔡之间的一片荒郊野地里,使得他们想走走不了,带的干粮也都吃完了,饿得那些随从的弟子们一个个都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而孔子却还在那里讲诗书,读文章,弹琴唱歌不停。子路心里很恼怒地过来对孔子说:“君子难道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到了穷困的时候能够坚守节操,而小人到了穷困的时候就会不择手段地乱来了。”

子贡也是一脸的不高兴。孔子说:“端木赐,你认为我是学了很多东西能牢记不忘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您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能用一个基本的思想把所学的东西贯串起来。”

孔子知道学生们都有怨气,于是把子路叫来问他说:“《诗经·何草不黄》里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可是却整天在原野上东奔西跑’。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步田地呢?”子路说:“也许是我们还没有达到仁人的标准,所以人们对我们还不够信任。也许是我们的聪明智慧还有欠缺,所以人们才处处同我们为难。”孔子说:“有你说的这种道理吗?仲由,要是凡够仁人标准的人就能让别人相信,那伯夷、叔齐还会饿死在首阳山吗?要是聪明智慧无欠缺的人就一定能通行无阻,那王子比干还会被剖腹挖心吗?”

子路出去后,子贡进来了。孔子说:“端木赐,《诗经·何草不黄》里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可是却整天在原野上东奔西跑’。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步田地呢?”子贡说:“这是由于先生您的理想太高尚太伟大了,因此天下才无法容纳您。先生您难道就不能把标准降低点吗?”孔子说:“端木赐,最好的农民能保证把地种好,但不能保证就一定能获得丰收;最好的能工巧匠能保证把东西做得巧夺天工,但不能保证买东西的人一定满意;一个君子能够尽力使自己的理想趋于完善,能让它有条有理,一以贯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让世人接受。现在你不是千方百计地去修养自己而是只想去取得世人的接纳,你的志向可不够远大!”

子贡出去后,颜回进去了。孔子说:“颜回,《诗经·何草不黄》里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可是却整天在原野上东奔西跑’。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步田地呢?”颜回说:“先生的理想太伟大了,因此才使得天下哪里都无法容纳。尽管如此,先生您还是坚持不懈地在推行它,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才更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一个人的理想学说不完美,是自己的耻辱;如果理想学说完美无缺而只是不能被人容纳,那就是当权者们的羞耻了。不被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容纳才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孔子一听称心地笑着说:“颜家的小子,可真有你的!假如你是个大富翁,我情愿去给你当管家。”

后来孔子派子贡去向楚王报告了情况,楚昭王派兵来迎接孔子,孔子师徒一行才摆脱了困境。

(译文来自韩兆琦主译、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文白对照本)

(二)诗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13题。

新城道中(二首选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④春耕。 [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 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④饷:犒劳。 12.(7分)

(1)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012 年高三 第二学期月考文言诗鉴题及答案

2012年高三第二学期月考文言诗鉴题及答案(一)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伐树记欧阳修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①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sjvv7r3ev92i2p9mey92mdyx4233001c7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