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探究
作者:辛定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12期
摘 要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生态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草原作为我国最大的生态经济形式,在促进畜牧生产、生态旅游、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究了目前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增强牧区草原生态经济的主要对策,以便促進生态文明,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牧区草原;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蓬勃向上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对肉制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其中草原畜牧是肉制品的主要生产以及供给区,近年来草原畜牧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有部分草原畜牧者缺少环保意识,对牧区的生态文明重视程度不足,出现了很多破坏生态的现象,不仅影响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危害了牧区草原的生态文明,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重视,提升畜牧养殖者的思想认知,促进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实现高效运转,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1]。 1 生态经济的内涵
所谓的生态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区域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人们进行的经济生活形式,生态经济使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等对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了革新,以便能够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并进一步开发出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产业,从而实现生态以及经济的和谐发展。生态经济的特征主要有:时间性、空间性以及效率性,就是在固定的时间维度中,从分利用空间资源,以便提升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达到生态、社会以及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 目前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牧区草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草原面积不断下降,草原沙化以及盐碱化的程度在逐渐加重,对牧区草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其次,我国的部分草原地区的生态功能降低,由于环境破坏使得很多草原地区的雪线升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数量以及种类逐渐减少。此外,很多草原牧民的经济收入比较低,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水平比较低,很多地区的畜牧业还处于游牧阶段,经济的增长速度比较慢。同时很多牧区的农业以及工业水平也比较低,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牧区的整体经济效益。另外,部分牧区草原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大多数牧区将第一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虽然在近几年中第二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速度较慢,有些牧区草原对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