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汤姆·索亚历险记》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及现实意义
作者:王坤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9期
摘 要:《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聪明顽皮,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并且向往英雄事迹的孩子。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美国社会,同时,也透过孩子的想法来批判和讽刺社会,故事的情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旨在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人物特点进行分析,来挖掘作品的时代特点,以及对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背景;时代特点;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王坤(1984.08.27-),籍贯:内蒙古集宁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一、作者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律师,收入微薄,家境困难。所以,马克吐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工赚钱养家,先在印刷厂当学徒、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水手,直到后来从事记者工作。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特点是熔幽默与讽刺一体,笑中带泪,泪中有笑。作品中的语言形象而具体,富有独特的个人机智,又深刻地对社会进行了剖析。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诞。而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来讽刺和揭露当时存在于美国社会的投机主义和拜金热,以及不合理的美国社会制度。他的作品《哈克贝里·芬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历险故事,不仅揭露了奴隶制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了社会习俗的虚伪愚昧,传达了不论种族以及社会地位,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的价值观。另一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在这部作品中,儿童的灵动活泼和周围现实是生活的陈腐刻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些社会弊病和黑暗现实,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无情地嘲讽了庸俗的小市民习气。美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