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酸碱盐综合复习
一、酸及其性质
1.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 ①鉴别食盐和纯碱 ①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 ①①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①
2.盐酸是初中阶段的三大强酸之一,是较为常见的酸溶液,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的盐酸是纯净物 B. 常用的37%的盐酸可以通过加热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C. 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说明盐酸无腐蚀性 D. 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该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 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 C. 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D. 都含有氢元素 4.在①氧化铁 ①金属锌 ①氢氧化铜 ①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5.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 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C. 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 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6.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石蕊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①是下列选项( ) 加入的物质 石蕊试液 现象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试液变红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NaOH溶液 D. Na2CO3溶液 7.下列有关盐酸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C. 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D. 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H+
8.实验小组研究硫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得到蓝色溶液的是________(选填试管编号);
(2)实验后某试管内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试管内沉淀的质量 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乙图所示。当滴加稀硫酸至m克时,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9.有些酸随着浓度的改变会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毛笔蘸取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烘干,水洗,在竹片上就得到一幅精美的呈黑色或褐色的竹片画。在烘干的过程中稀硫酸变为浓硫酸,制作竹片画时就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 (2)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 △ CuSO4+SO2↑+2X,则X的化
_
_
学式是________。但足量的铜和浓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少量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__。 1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42- , 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________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11.科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①处填入一种物质,①是________;
(2)若编号①的物质是盐,要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
A.硝酸银 B.氯化钡 C.氢氧化钠
12.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①氯化镁;①氢氧化镁;①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________。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________。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二、碱及其性质
13.现有下列5种物质:①浓盐酸 ①石灰水 ①碳酸钠晶体 ①烧碱 ①浓硫酸,把他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 )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1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浓盐酸 D. 石灰石 15.已知氢氧化锂是一种可溶性碱,下列关于氢氧化锂溶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锂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B. 氢氧化锂溶液能与硫酸反应 C. 氢氧化锂溶液能与SO2反应 D. 氢氧化锂溶液能与碳酸钙反应
16.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的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入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左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B. 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 将右侧杯中的 pH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72 D. 用 pH 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
17.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王新兴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18.小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替代CaCl2溶液,原因是________。
19.在学习碱的性质时,郭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先在试管内加适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了,此时向试管中马上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 (1)加入固体后可以观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________性质。 20.据图填空:
(1)图1所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图1所示反应恰好完成时的现象是________;
小明认为图2、3中的________可以代表此时的溶液中所含有的粒子(其中的水分子和极少量的酚酞没有画出,并认为可以用________实验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3)根据图1反应历程图4、5中能正确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
(4)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40g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 g.
21.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B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氯化钠。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钙溶液,发现马上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该现象可以确定该废液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 (4)【拓展提高】那么废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请你写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方法:__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NaCl 丙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________ 。(填化学式)
有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________ 实验现象 有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丙同学的猜想正确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23.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①,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不包含酚酞)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