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以各种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的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介。“文献”一词
出自于“《论语·八佾》篇中。最初,“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后来融合为一,泛指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和图书。1983年7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据此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指文献所包含的思想、知识和信息;形式指思想、知识和信息赖以依附的物质载体。文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信息两大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传递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的存储是手段,传播是目的。文献的种类很多,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计算机阅读型文献;按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记录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化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等等
现代文献的社会功能:
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
文献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文献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依据。
文献是衡量某一学科、某一组织、某一国家和世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别录》西汉刘向撰,中国目录学的开山之作。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
26),以宫中藏书颇有散
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由刘向等对搜集来的各种异本进行校勘,条别篇章,编订目次,写定书名。每校完一书,刘向就撰写一篇书录,介绍著者生平,学术源流,并评论其思想和价值,称之为《叙录》。汇集诸书《叙录》别编成书,名为《别录》。历时20余年,完成《别录》20卷, 原书亡于北宋,《隋书》及新、旧《唐书》的《经籍志》有著录,今有清人的辑佚本。
《七略》书目名。西汉刘歆编撰。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对我国目录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班
固撰《汉书·艺文志》即以此为蓝本。刘歆承其父刘向遗业,整理编辑宫廷藏书,按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分类编目,再加上总序“辑略”,成《七略》。将数术和方技作为七略中的两略,并且数术略以天文、历谱为主,方技略以医经、经方为主,将涉及迷信的占卜、神仙之类放在最后。在科学并不昌明的时代,作者作这样的安排,说明了对科学知识的重视。原书在唐代时已失传,清代洪颐煊、马国翰、姚振宗等都有辑本。
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之一。晋荀勖《中经新簿》始按甲乙丙丁四部类分群书,甲部著
录六艺小学类。乙部著录诸子兵书术数类,丙部著录史籍及其它记载,丁部著录诗赋图赞。晋李充《四部书目》以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隋书·经籍志》始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次序,部下分类,类下分目。隋唐以后的图书分类多用此法。参见“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十三经儒家十三种典籍的合称。十三经概念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其发展演变过程是:汉代把
《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唐代增加《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四种,名“九经”;唐文宗开成间刻石于国子学,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到宋代,复增《孟子》,合称“十三经”。其总字数为147560,是集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大成的总集
文献学一门与考古学、文字学、训诂学、史料学、目录学、档案学、方志学、版本学、古币学、
校雠学等交叉的学科,是综合以上学科的一门学问。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古典文献的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分支。如有关中国古典的文献学、外国古典的文献学等。也有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问题的某一国、某一地区的文献学;研究某一专题的文献学等。对文献学的掌握和运用,可使文献更有效地服务于科学研究
永乐大典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成祖命解缙等儒臣文士共二千人编辑。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
成于六年。全书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包括目录凡例),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辑入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艺、农艺等图书达七八千种。这部类书,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与装潢之精美,在当时世界文化之林里,也是无与伦比的。该书先后抄录了正副两部,正本已烧毁,副本曾散失了一部分,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两次被帝国主义强盗焚毁劫掠,目前存于国内外的仅有三百余册.
十七史商榷书名。清王鸣盛撰,100卷。现通行版本为商务印书馆1959年本。现存最早版本为广
雅书局本。 本书为考订十七史之作。十七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考订内容包括:文字校勘,考证典章制度,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评论史书的优劣得失。 本书以考订为主,同时兼有议论。它校勘了我国正史中的大部分史书,补正了其中的讹误,考订了重要史实,且又与舆地、职官、典章制度的考订见长,对研究正史很有参考价值。与《二十二史考异》、《二十二史札记》并称清代三大史考名著
廿二史考异 史论。清钱大昕著。一百卷。乾隆四十七年(1782)写成,乾隆五十九年(1794)开始校
刻,嘉庆元年(1796)全书告成。所考二十二史,即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及《明史》。又从《后汉书》中分出司马彪的八志,列为《续汉书》、因而总目标为二十三史。主要内容是对各史进行文字校勘、典制考释及名物训诂等,重点是考释年代、官制、地理沿革和辽、金国语、蒙古世系等。对宋、辽、金、元四史考订尤为专深,是当时史学的重要著作。有光绪二十年(1894)广雅书局本
廿二史札记 清赵翼撰,共36卷。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分别对历代“正史”加以评述和考订。所论上
起《史记》、《汉书》,下讫《元史》、《明史》,包括24种纪传史。当时由于《旧唐书》、《旧五代史》尚未正式列入“正史”,故仍以“廿二史”名之。它大致论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有关各史的编纂体例和编纂方法;考论诸史的史料来源和史实正误;评论史事及人物。书中有宣扬“天意”、“气运”的天命观,诬蔑农民起义为“盗贼”、“流贼”等观点,是应该批判的
考信录 清崔述辩证古书古史真伪的著作。共
36卷。分为 《上古考信录》、《唐虞考信录》、《夏
商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 、《洙泗余录》 、《孟子事实录》、《续说附录》等部分。
凡所举列,均予以详细考证与分析,且不拘泥于先儒观点。如《上古考信录》考察 “三皇五帝”时,指出:
《纬书》 、《十纪》 、《史记》诸书讲的 “天皇” 、“地皇” 、“人皇” 俱系虚妄无据。而以五行配五帝乃阴阳家语,不可视为事实。《唐虞考信录》指出:“历数在躬” 一语非圣人所言,因圣人不会置人事于不顾而以 “历数” 为据。并由此出发推论说,《论语》讲 “天之历数” 与《皋陶谟》讲 “天叙有典,天秩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天何言哉” 之类,皆指人事。《丰镐考信录》指出: 伯夷、叔齐无扣马谏武王伐纣及同饿死首阳之事,故《论语》中只讲 “饿于首阳” ,不讲死于首阳。进而认为,战国时百家争鸣,杨墨横议,非尧舜而薄汤武者不一二数,“毁尧则托诸许由,毁禹则托诸子高,毁孔子则托诸老聃,毁武王则托诸伯夷。” 是以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之说。诸如此类的考察与分析皆入理入微,甚有创见。该书收在《崔东壁遗书》 内
二十四史 二十五史 指二十四史加《新元史》。是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加
入的,遂有二十五史之称。二十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为《旧唐书·经籍志》所载。宋人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合称《十七史》;明嘉靖时又加入宋、辽、金、元四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时《明史》编成后,将《旧唐书》、《旧五代史》连同《明史》一并加入,合称《二十四史》
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后迁居淮安。曾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
并图谋复辟清朝,后又参预制造伪满洲国。曾搜集、整理甲骨、铜器、简牍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有影响者有《殷虚书契》、《三代吉金文存》等。对联书有《集殷虚文字楹帖》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字静安, 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师事罗振玉。曾任南
通、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学部图书局编译及清华研究院教授。长期从事古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版本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证文献史料,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研究整理;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治学严谨,造诣很高,对我国学术界有较深影响。生平著作共六十二种,收入《王国维遗书》。某些考证文章曾汇编为《观堂集林》
二重证据法 考证史料的互证法之一。将出于不同观察和来源的史料相互验证(主要包括实物史
料与文献史料、文献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以考证历史真相的方法。清末逐渐发现的地下新材料,有殷契甲骨文、流沙坠简、敦煌写本等古代文物,使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成为可能。王国维创设二重证据法证史,他认为“据(地下史料)以补证纸上之史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他研究古籍和古史,以实物史料为标准,肯定文献史料的真实,否定其虚伪缘饰。王国维首创应用甲骨文、金文与文献互证,研究解释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法。撰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依据卜辞世次更正史籍的错误。根据敦煌遗书中的唐写本考证唐史,据石碑补证高昌、回鹘史实。
甲骨文 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作占卜的文字。亦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等。
以这种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称甲骨学。它最早在河南安阳北小屯村之殷墟出土,药店作“龙骨”收购,到1899年,它的文字价值才被某些古董家发现。1904年,孙诒让著成《契文字例》,始作考释。迄至
目前,所发现的甲骨单字约为4500个,能认识的约为1200个。《甲骨文编》是现今较完备的甲骨文字典。1976年,在陕西周原等地也发现了西周早期的甲骨文1.7万多片,刻有文字的甲骨有190多片。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汉字的本源和商周社会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书名。近人王国维撰。一卷。罗振玉曾撰《殷虚书契考释》,于
甲骨卜辞中发现王亥一名。是书据《山海经》、《竹书纪年》考定王亥乃殷之先公,与《世本·作篇》之胲、《帝系篇》之核、《楚辞·天问》之该、《吕览》之王冰、《史记·殷本纪》之振,实为一人。又考“王恒”一人名,即《天问》所云“恒秉季德”之恒。是篇又从甲骨卜辞中考出殷之先公名如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等。同时以王恒之祀与王亥同,太丁之祀与太乙、太甲同等事实,证明商代兄弟无论长幼与已立未立,其名号典礼皆无差别。卷末余考,博采新旧史料,详证殷代制度,如论殷礼与周礼异同等,创获尤多。有《广仓学窘丛书》本。后收入《观堂集林》
毛公鼎 西周后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现存最长的青铜器铭文,计三十二行,
四百九十七字。内容叙述周王褒赏毛公对王室效忠,并赐给大量珍贵物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近人王国维对该鼎铭文考释至为精审,编入《观堂考金文考释五种》。现存台湾
敦煌文书 清末在甘肃敦煌鸣沙山石室发现的唐代人手写的文书,总数约三万余件。其中法律方
面的中料有:唐人手写的唐律残卷,僖宗中和五年三月车驾还京师大赦诏,开元二十四年歧州郿县县尉判集,永泰元年至大历元年河西巡抚使判集,天宝年间敦煌郡敦煌县六个乡的差科簿等。是了解唐代的政治法律度和西北地区的社会状况的宝贵材料
古史辨 “古史辨”派以此得名的理论研究巨著,共8册11部,出版时间从本世纪20年代一直延续
至80年代,编辑者为顾颉刚、罗根泽、童书业等。各册内容均有侧重:第一、二册阐发古史辨派的基本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突出结论是:大禹是神话传说中的神而非历史上的人;第三至第六册分别论辨儒家经典《诗》、《书》以及墨、孟、老、庄诸子著作,力图证明所谓的中国古代“信史”,不过是由这些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塑造出来的;第七册论辨夏史,指出现存资料中的神话、传说成分,以及“三皇”、“五帝”系统建立的历史进程;第八册辨析《禹贡》,企图搞清古代先民地理观念的建立与演变。其中对民俗学最有价值的是第三册下部及第七册三部,分别为对《诗经》民歌与古代神话的研究。顾颉刚传说研究重要的论文《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是《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的一部分
目录学 自宋代始,目录学成为一门专学,具有开创性,并取得重要成就。《崇文总目》集国家藏书
之大成,以大、全著称,郑樵《通志·艺文略》开创新体例,不取唐以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也不赞同《七略》体例,而分经、礼、乐、小学、史、诸子、天文、五行、艺术、医方、类书、文(文集)等十二大类。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为私人藏书目录,除书目外,还有较详细的考证和评介
校勘学】 研究校勘的产生、发展以及校勘有关问题的一门学科。“校勘”是由“校讎”一词演变而
来,校勘学始于西汉,是对整理古籍而言。其任务是研究古书校勘的对象和方法,辨别其真伪,纠正其讹误,旨在求真求实。校勘学与目录学、版本学、图书馆学有着相关联系,它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编纂地方志中有重要地位,地方志书所记史实,要求正误辨伪,存真求实
版本学 研究书籍版本的学问。重视探讨版本源流,即一书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版本及
其相互关系;辨别鉴定各种版本制作的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年代、版次、印次、字体、行款、纸墨、装订形式、内容的增删修改,以及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如藏书、印记、题识、批校等。以指明书籍版本的源流关系、存逸情况、鉴定各种版本的真伪优劣,为进一步研读古籍必不可少之基础
金石学:就是对各种青铜器和石刻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学问。它的研究范围,今天已逐渐扩大到除一般意义的古籍之外的其他各种具有文字图形的物质材料。
朴学 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研究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明末清初,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
古史辩派 五四运动后考订古史的一个学术派别。以顾颉刚为代表人物。从1926年到1941年共
出《古史辨》七册,故名。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点,认为古先尧、舜、禹等人及其历史本来是虚无的,西周以后人们逐步造出这些人和他们的历史,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传说愈来愈周密,因此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其用意在使人不盲从前人对古史的记载,对考证周秦两汉古文献有积极意义。但把上述看法作为古史本身的规律,认为东周以前无史,“所谓很有荣誉的四千年的历史,……精密的考来都是伪书的结晶”,则导向错误的历史抹煞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