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国家各部委就相继高频率推出多项与人工智能、编程等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日常课程,甚至纳入到高考的选考科目中。 2018年1月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 2018年4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因此,让孩子获得优质的编程教育,在踏入全民AI时代时不落伍显得越发重要,编程教育普及自然得提上日程。 2018年6月
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纲要><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纲要>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目前,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尝试在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编程、做动画,培养孩子计算思维。 2018年9月
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就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提出要求:小学3至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编程教育专职教师。 2018年11月
中国首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AI上未来智造者》正式出炉,并且在上海嘉定等区域进行试点教学。
自人工智能的热潮来临,越来越多AI应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意识到AI重要性的不仅是研究室中的学者专家,还有无数十分注重孩子教育的中国家长们。
跟上人工智能时代步伐,编程成为最好的踏脚石。在家长们的推动下,国内掀起了一股少儿编程的热潮。
因此,让孩子获得优质的编程教育,在踏入全民AI时代时不落伍显得越发重要,编程教育普及自然得提上日程。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编程教育早已是主流了,少儿编程已经成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全球已有超24个国家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
欧盟中15个国家(不完全统计)课程中增加编程教育,其中12个国家在高中设立编程程,
9个国家在小学设立编程课程。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等11个欧洲国家都将信息、通信和技术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少儿编程教育的渗透率仅有1%,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编程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少儿编程在国内已经是越来越热的词了。
很多有前瞻性的家长也已经开始了解,和让孩子学习少儿编程。少儿编程培养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学习编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了解互联网时代,思维逻辑和生存方式,更主要的是培养一些他未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有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