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阈下的学校体育
刘 曼,杨雪红,刘 慧,宋 强
【摘 要】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探讨了学校体育应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与生命安全、学会生存与适应社会、学会学习与不断发展、珍惜生命与自尊自信、激发潜能与超越自我为子目标,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教育形式,采用立体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存在需求的安全技能教育、生命维系需求的生活技能教育、生命发展需求的体育素养教育、生命尊重需求的情感技能教育、生命超越需求的潜能开发教育。 【期刊名称】体育科学研究 【年(卷),期】2018(022)006 【总页数】5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校体育:体育本质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257)
当今时代特征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但与体育的教育目标一致,体育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1]因学校体育具有普遍性、普及性,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面广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成为当今时代下进行生命教育的切入点,这就为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那么,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学校体育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应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展现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凸显,是寻求学生生命自由发展的体育,应从生命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学校体育的目的、计划;根据各级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创新课程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教育因素,拓展学校体育的教育形式;
课后评价也应尊重个性,注重体验,重视过程,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淡化“分数论”,避免“一刀切”。
1 生命教育视域下学校体育的目标
教育应以育人为根本,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应充分开发学生的生命价值、头脑价值和灵魂价值,以培养出具有健康生命、智慧头脑、丰富灵魂的人为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随着生命教育的提出、“人本主义”的兴起,生命的价值、人的地位更加凸显,教育也逐渐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生命活力作为首要目标。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视域下学校体育的目标必须紧扣学校教育的目标。而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有的生命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自我确证,是人性的自由和解放。生命教育视域下的体育工作应将生命作为基石,“育体”的同时更要“育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征,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 [2]体育活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换言之,体育活动是人的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应这个理论,可以把人对体育的需求划分为如下层次:生命存在需求、生命维系需求、生命发展需求、生命尊重需求、生命超越需求。所以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学校体育有以下五大目标:第一,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的目标;第二,学会生存、适应社会的目标;第三,学会学习、不断发展的目标;第四,珍惜生命、自尊自信的目标;第五,激发潜能、超越自我的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应遵循以上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等特征制定学校
体育的计划,让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2 生命教育视域下学校体育的内容
对应生命教育视域下学校体育的五大目标,学校体育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基于生命存在需求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需求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需求的体育素养教育、基于生命尊重需求的情感技能教育、基于生命超越需求的潜能开发教育。
2.1 基于生命存在需求的安全技能教育
人的生命本性在于生存,没有了生命,其他一切都是虚无的,生命存在需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然而,生活中意外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万儿童青少年发生各类伤害,有2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说每天有50名少年儿童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意外伤害死亡已经成为我国1到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因素,每年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0亿元,而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则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3]这些自然的、人为的意外像一颗颗隐藏着的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雪灾、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时,有安全意识、对避灾知识有学习、对自救技能有训练的群体或个人更容易保全性命;身体强健、运动技能强的人在险恶环境下更容易获得生存。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因为平时安全意识强,训练有素,撤离迅速,无一人伤亡。2010年上海胶州路高层公寓火灾,有人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状况,果断决策,从窗户跳到脚手架而保住性命。灾难发生往往猝不及防,这就需要平时做好安全技能教育,加强锻炼,防患于未然,学校体育对这一重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王鹏认为学校安全教育包括:第一,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