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令y?0,则???x?x?4???2x?8=0,
解得x1?0,x2?4,
?A1?4,0?,
由图可知,抛物线C26在x轴下方,
相当于抛物线C1向右平移4×(26?1)=100个单位得到得到C25,再将C25绕点A25旋转180°得C26,
?C26此时的解析式为y=(x?100)(x?100?4)=(x?100)(x?104), Q P在第26段抛物线C26上, (103,m)?m=(103?100)(103?104)=?3.
故答案是: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p点所在函数表达式.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过点B作BE⊥AD于E.
设BE=x.
∵∠BCD=60°,tan∠BCE?
BE
, CE
?CE?3x, 3在直角△ABE中,AE=3x,AC=50米,
则3x?3x?50, 3解得x?253 即小岛B到公路l的距离为253,
故选B. 8.A 【解析】 【分析】
若比较M,N的大小关系,只需计算M-N的值即可. 【详解】
解:∵M=9x2-4x+3,N=5x2+4x-2,
∴M-N=(9x2-4x+3)-(5x2+4x-2)=4(x-1)2+1>0, ∴M>N.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主要考查了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让两者相减再分析情况. 9.C
105,故选C. 【解析】试题分析:204000米/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4×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0.D 【解析】 【分析】
先利用互余计算出∠FDB=28°,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CBD=∠FDB=28°,接着根据折叠的性质得∠FBD=∠CBD=28°,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DFE的度数. 【详解】
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ADC=90°,
∵∠FDB=90°-∠BDC=90°-62°=28°, ∵AD∥BC,
∴∠CBD=∠FDB=28°,
∵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 ∴∠FBD=∠CBD=28°,
∴∠DFE=∠FBD+∠FDB=28°+28°=5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1.D 【解析】 【分析】
连接OA,构建直角三角形AOD;利用垂径定理求得AB=2AD;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O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度,从而求得AB=2AD=1. 【详解】 连接OA.
∵⊙O的半径为5,CD=2, ∵OD=5-2=3,即OD=3; 又∵AB是⊙O的弦,OC⊥AB, ∴AD=
1AB; 2在直角三角形O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D=OA2?OD2=4,
∴AB=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OA构建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相关线段的长度. 12.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由表知数据5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 因为共有20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故选A. 【点睛】
6?6=6, 2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分析】
将(2,2)代入y=(a-1)x2-x+a2-1 即可得出a的值. 【详解】
解:∵二次函数y=(a-1)x2-x+a2-1 的图象经过原点, ∴a2-1=2, ∴a=±1, ∵a-1≠2, ∴a≠1, ∴a的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过原点,可得出x=2时,y=2. 14.n2﹣n+1 【解析】 【分析】
观察可得,第1层三角形的个数为1,第2层三角形的个数为3,比第1层多2个;第3层三角形的个数为7,比第2层多4个;…可得,每一层比上一层多的个数依次为2,4,6,…据此作答. 【详解】
观察可得,第1层三角形的个数为1,第2层三角形的个数为22?2+1=3, 第3层三角形的个数为32?3+1=7, 第四层图需要42?4+1=13个三角形 摆第五层图需要52?5+1=21.
那么摆第n层图需要n2?n+1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n2?n+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由图形得到一般规律. 15.7 【解析】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得:(n-2)?180? .得:
(360??3?180?)?180??2?7
16.2 【解析】 【分析】
作出D关于AB的对称点D’,则PC+PD的最小值就是CD’的长度,在△COD'中根据边角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作出D关于AB的对称点D’,连接OC,OD',CD'.
??BD?', 又∵点C在⊙O上,∠CAB=30°,D为弧BC的中点,即BD∴∠BAD'=
1∠CAB=15°. 2∴∠CAD'=45°.
∴∠COD'=90°.则△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OD'=
1AB=1, 2CD??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7.1?3 2【解析】 【分析】 【详解】
当AC与⊙O相切于点C时,P点纵坐标的最大值,如图,直线AC交y轴于点D,连结OC,作CH⊥x轴于H,PM⊥x轴于M,DN⊥PM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