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
【摘 要】 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沟通渠道不畅,缺少必要的心理关爱与抚慰,青春期教育失位,教育的连续性差,孩子们容易付出成长的代价。
【关键词】 留守儿童情感缺失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大量的农村主要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甚至有的农民工举家融入城市生活,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城乡双繁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青壮年,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年老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留守农村,彼此关照,形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两极发展格局。
据调查,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外出务工者数量相当庞大,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比例已超出一半,有的甚至高达80~90%。我们在欣喜农民工对发展中国城乡经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得不清楚地看到它给农村中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世界更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1家校联系薄弱、缺乏有效引导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凭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但其父母远远在外,很难知晓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内心世界,即便是学校发现了孩子出现了偏差,也不可能得到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有效配合,教育的真实效果可以想象。就连一次小小的家长会,能够来的多半都是不识字的或是文化程度很低的太爷、太婆们,会议的作用不大。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容易产生很多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孩子,自我意识容易膨胀,容易失去理智,如果过度贪玩、恶搞等不良现象得不到适时控制,幼稚的心灵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和缺失前进的动力。表现为不良爱好增多、注意力分散、无心学习、爱打扮、花钱无节制、偏爱零食、任性、不服约束、承受力脆弱等等。
2缺乏心灵沟通和情感关爱
太大的代沟,阻碍了留守儿童与爷辈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农村,以下两种情况相当普遍:在外发展较好的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很少与子女有面对面的沟通机会,也同样产生情感缺失,大多存在补偿心理,便会在物质和金钱上进行补偿,给他们提供相当富足的物质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在过度的溺爱下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的孩子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误解,学习的好坏对他们没有多大意义,于是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丧失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动力,更多的是对长辈的依赖。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简直就是一句空话。“知识无用”在他们心底几乎根深蒂固,学校的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的
素质普遍不高,在城市发展的空间受到多方打压,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一部分素质本身就不高的年轻父母,只管自己的享乐,并不太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重任全数推托由年迈的老人承担。同时,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文化的主流载体减少,加之居家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且分散、独生子女户又多,留守儿童普遍缺少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同龄人的相互学习。爷辈们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交流不畅,孩子成长的烦恼无处倾诉,幸福感缺失,体验不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孩子容易变得麻木、偏激、脾气见长、性格孤僻、逆反心理严重、不愿与人交流等。由于农村文化本来就不丰富,孩子回到家中,找不到家的感觉,只能与电视、游戏机为伴,或是用睡大觉来打发时间。一旦他们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就容易用过激的行动来发泄内心的孤寂。
3青春期教育失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很容易在幻想中生活。他们回味与父母团聚的欢乐,幻想父母承诺的玩具与美味,期盼快些来临的假日到城市的短暂团聚。因此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遇到困难总是寄托父母回家再解决。进入青春期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心灵的抚慰,加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半成熟化、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极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当今社会,是悲观、善恶标准混乱,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不良信息、影视作品对他们极具诱惑。况且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愿再与老师交流,唯一有效的沟通渠道都不再畅通,他们的烦恼、真实想法无法知晓,就得不到引导和帮助,各种矛盾的积累容易让他们付出冲动的代价。让这样的孩子独自承担成长的苦果是极不公平的,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都应主动承担各自的职责,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4学生流动大,缺少教育的连续性
有幸能跟随父母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就读的留守儿童并不多,有的或出于无赖,只能到办学水平并不高的农民工子弟校随班。农民工务工的不稳定,让他们辗转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班级,教育的连续性差。一方面,他们要不断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风格而不安;另一方面,教育者在短期内无法了解孩子们的个性差异,有针对地展开教育。他们的思想和学业都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很多老师都痛心于一棵棵好苗就这样荒废了。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放下无法安心的学业,过早地成为新的劳动大军。
5家庭变故增多,难以承受现实压力
农民工往往从事的是高风险的行业,劳动保护差。工伤事故、交通事故或是父母离异等家庭变故呈明显上升趋势。更加沉痛打击了并不完整的家庭,其中伤害最深的是孩子。他们会长期生活在家庭变故的阴影中而不能自拔:消沉、孤寂、偏执、厌世情绪等等随之而来,昔日天真、活泼的笑脸从此消失,沉重的现实压力迫使他们过早告别快乐的童年,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但这些现象,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关注留守现象”、“关爱留守儿
童”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各级政府、学校和社区在这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努力。一些成功的经验在逐步推广: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结一对一帮扶对子”、“志愿者爱心妈妈”、“建立留守儿童热线电话”等方式一度都在各地展开。但是,这些做法,从现在看来,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是这些活动只能是短暂的抚慰,无法长期坚持;二是再热情的抚慰也无法替代孩子对家的依赖。结果是短暂的抚慰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失落,过度的“关爱”让他们不再安心有较大学习压力的学校生活或是更加激起对完整家的渴望。
到底咋个办?这是大家都在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