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08-测量系统分析MSA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再现性又称复现性。

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

2.改变条件可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地点、使用条件、时间。

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IS()/TS 16949、QS 9000中使用的再现性,其改变条件一般仅仅指测量人的变化。 ISO/TS 16949、QS 9000中,通常将再现性定义为:再现性是由不同的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变异程度)。 (11)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0f measurement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测量不确定度说明:

① 不确定度这个参数可以用标准偏差或其倍数表示,也可用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 ②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趋近程度的评定结果。

③ 不确定度意指“可疑”,“测量不确定度”意谓着“对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或准确度的可疑程度”。④ 由观测列统计分析所做评定的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由不同于观测列统计分析所作评定的不确定度,称为B类不确定度。均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⑤ 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与给定测量条件下所得的测量结果密切相关,因此应指明测量条件,也可以泛指使用条件下所得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⑥ 完整的测量结果应包含被测量值的估计及其分散性参数两部分。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区别见表8—1。

表8一l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区别

序号 1 2 3 测量误差 是一个有正或负符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误差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 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测量误测量误差的估计值 测量误差按性质可分为随机误筹和系统误5 差两类,按定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是无穷多次测量时的理想概念 已知系统误差的估计值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已修正的测量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 是一个无符号的参数值,用标准偏差或标准偏差的倍数表示该参数的值 测量不确定度表明测量值的分散性 测量不确定度与人们对被测量、影响量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 测量不确定度可由人们根据实验、资料、经定度的值 按是否用统计方法求得,分为A类和B类不确 定度,都是标准不确定度 不能用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已修正的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中应考虑修正不完善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4 差的值。当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时,可以得到验等信息进行评定,从而可以定量确定测量不确6 8.1.2.3 计量管理术语

(1) 计量确认(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注:

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或检定(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返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

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量程、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等。 4.计量确认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理解:计量确认是包含校准、调整、修理、封印、标记等技术操作的一个综合概念。在这些操作中首要的是校准。测量设备必须经过校准,进行量值溯源,确定示值误差,才能有效地使用。 (2)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测量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2.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3.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4.有时候可用“校准曲线”表述校准结果。 理解说明:

校准的主要含义有两点:

①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对包括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器具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

② 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标准所复现的量值。校准的目的有四点,即:

a.确定示值误差,并可确定是否在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 b.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可调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 c.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或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

d.实现溯源性。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校准的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 (3) [计量器具的]检定Verification[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即合格)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理解说明:

①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国家规定,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计量器具,必须按国家规定实行强制检定。

②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企业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但企业可以制定校准规程。

③ 校定的结果,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特别提醒: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

①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于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② 校准主要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包括评定示值误差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③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 ④ 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⑤ 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 校准和检定区别举例:

例如一台测量设备如果示值误差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则判为检定不合格,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开具检定不合格通知书,而不能给检定证书。但是作为一种处理方法,例如经过检定或试验,确定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仍能满足某种预期使用要求,则这台设备可开具校准证书,按校准证书中给出的设备示值误差仍然可以使用(此时可能需要用修正值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4) 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

量值传递是从国家基准开始,逐级检定(校准),把量值自上而下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有严格等级,层次较多。

量值溯源是从下至上追溯计量标准至国家和国际基准。它不按严格的等级,中间环节少,准确度损失少。

8.2 测量数据

8.2.1 测量数据的用途 (1) 用于判断和决策; (2) 确定变量间的关系; (3) 见证作用。

8.2.2 表征数据质量的统计特征量

通常用来表征数据质量的统计特征量是偏倚(bias)和变差(variation)。 (1) 偏倚(bias);

08-测量系统分析MSA

再现性又称复现性。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注:1.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2.改变条件可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地点、使用条件、时间。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4.IS()/TS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rz23776zp2xn8u9whcj4n25q6ny0j004h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