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野餐中的故事》
镜头一:初中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生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女孩子嘻笑打闹,杯盘狼藉。面对这个结局,老师眉头紧锁,计上心来……
镜头二:再次聚餐时,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合席的方式,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在就餐过程中,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范。 思考:为什么两次聚餐男女生表现不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青春萌动》,面对青春期可能出现的异性交往情况,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 二、讲授新课
学生思考回答《野餐中的故事》:
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既然我们希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欣赏,那么,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正常的异性交往需要我们注意什么?
我能行!自主学习P18-19。 学生回答: 生一:与异性交往的重要性(好处/意义)?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我们能从对方身上学到某些优秀品质。
生二:与异性交往需注意什么?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同学们答的很好!那么老师也给大家补充几条《青春期异性交往小贴士》 1、与异性交往要注意场合、时间、分寸等。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
自然原则:在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表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既认识到性别差异,尊重对方,也要想与同性交往那样自然坦诚。
适度原则:既不过多的参与与异性间的“单独行动”,也不在异性面前如临大敌,拒不接纳。 2、要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的情感大多为欣赏、崇拜、羡慕或者是认同,这和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交往中引起
对方或别人误解的时候,要及时、冷静、机智地加以澄清。
3、应多在集体活动中交往,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了解各种禀赋、气质的异性同学,这会让我们有更多受益。长时间的单独交流,难免会让人误会,这也是人之常情。 听了这些小贴士,我们同学们对正常的青春期男女交往,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正确主见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第二部分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异性情感》 不少同学应该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的,有很多学生家长、老师都把这样的状况称之为“早恋”。
我们今天依托课本、却又不依赖于课本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我会给大家安排很多的选择题,我们一起来进行选择,最后得出我们的结论。
首先,当你对一个异性同学产生特殊情感时,我们会做和选择呢? 环节一:我喜欢 不知不觉,小明悄悄地喜欢上了邻班的小可,小可的一切都吸引着他。一想起小可,他既甜蜜又自责。拿着自己刚写好的信,小明犹豫了……
同学们:1、小明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正常吗? 学生回答。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一些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那么小明应该不应该把信拿给小可呢? A、 拿给她 B、 不拿给她 大家觉得该选什么? (学生情绪高涨,有选择A的,有选择B 的)
同学们,喜欢一个人但永远不让她知道,你们觉得这种可能性大吗? 学生齐答:大! 好,那么我们先一起来选择B,如果小明决定永远不让小可知道,那么,此事到此为止。然后我们回头来再选择A,看看后续的发展,好吗 ?(学生:好!) 选择B:
小明经过慎重的考虑1、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吗? 2、他们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吗? 3、他们在经济上能够独立吗?
4、进一步发展感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吗? 5、老师、父母对此事持什么态度? 6、同学们会如何评价? ……
他决定把密码埋在心底。 选择A。
大家想一想,如果小明决定把信交给小可,现在小明还能做什么吗?(学生:等待!)现在的主动权在谁手里?(学生:小可!)
很好,那么我们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被喜欢
现在轮到小可为难了。小可也面临做选择题,面对这样的情感,她是接受还是拒绝呢? 和刚才小明进行选择一样,我们也来做选择! 先从拒绝开始。 小可选择:拒绝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小可选择拒绝,她有集中拒绝方式呢? 小可的拒绝方式: (1)将纸条交给老师,让老师批评小明。(2)当众找到小明,严词拒绝他。(3)把这件事告诉同学,闹得满城风雨。(4)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让他们来学校找小明和老师说。(5)找恰当的时机,委婉的表明自己的态度,拒绝小明。 以上那种方式最为合适? 学生选择方式(5)。
很好,在拒绝的同时,也要注意同学的自尊心,用最好的方式委婉拒绝。 同时小可还需要考虑,如果我觉得自己也有点喜欢对方呢?那么我是不是进入了“中学生谈恋爱的几个误区”? 一、误解型。
二、寻求替代满足型 三、寻求地位型 四、冲动或报复型。
如果小可认为以上几种误区都不是自己的真实状态,她真的很喜欢小明,那么,同学们最想选择的那个答案来了:小可选择,接受。
看到同学们都很兴奋啊,小明终于要和小可开始所谓的“恋爱”啦!我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大家现在分组讨论一下,如果小明和小可现在开始“恋爱”,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开始讨论
结论:中学生谈“恋爱”还是弊大于利的,也许对某些学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但大多数孩子因为自制力差,弊端远比好处要大。 总结中学生“恋爱”可能的危害: 1、 短暂、基本无成功率。 2、 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和生活。 3、 不能广交朋友融进更多美德。 4、涣散意志,影响风气。 5、 容易使人受到心理伤害。
同学们,经过这一系列的选择题,我们能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了呢?如果你还有一些不太明白,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有一个初三男生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了解到这个女生也对自己有好感后两人很快就谈上了“恋爱”。这个男生有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父亲,因此,男孩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对儿子说:“爸爸最讨厌朝三暮四的人,你如果真爱这个女孩,你就要对她一
辈子负责。但你说今后你还要读大学、考研究生,如果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比她更好更优秀的女孩,怎么办?”
男孩说:“可是要让我离开她,我会感到很痛苦。” 父亲说:“初一时我给你买的MP3呢?”
男孩回答说:“你不是给我买了一个更高级的吗?我早把它送给别人了。” 聪明的同学,你理解这个父亲的话了吗? 学生思考。
展示陶行知的话: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生活的。但是,正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人也像果子,要长得成熟,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又有养活子女的能力,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了,否则,要是书没有读好,工作能力没有培养好,就谈恋爱,会有好处吗?
总结:世间万物皆有时节,过早的成熟,会过早地凋谢。青苹果看上去虽美,吃起来却酸涩,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 萌动的青春,需要理性的驾驭和意志的控制。 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最后,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学生思考后找到课本答案: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 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本课小结: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家庭和睦,组成家庭与维系家庭的是爱情。爱情并不仅仅是两情相悦,她的真谛是责任、信任、理解和忠诚。当你认为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为他(她)的一生幸福负责任。那么,你就要掂量掂量,你有没有这个能力给他(她)幸福。如果没有而奢谈爱情,那就是游戏,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友谊与爱情有共同点,但并不是一回事,其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有很大差别。我们中学时代的青少年还承担不了婚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还缺乏这样的责任能力,过早考虑这个问题,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
早恋是枚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只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的甜蜜。早恋让我们不再快乐,让我们青春的脸上写满忧伤。错过今天所谓的爱情,还会有明天的“芳草”,如果错过了青春——这段学习的最佳充电时间,我们将抱憾终身。
青春萌动 学情分析
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学识的增长,还包括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品质的提升和法治素养的养成等方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和排斥,又如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实际上是带有很大好奇和模仿成分的一种性心理幼稚的表现。对于身处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此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对促进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青春萌动 效果分析
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资料丰富,课堂容量大。
2、突出生活性及教育性,关注学生,贴近学生,参与率高。 3、学习形式多样,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及学习的积极性。
4、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潜移,立足课堂,延伸课外。
5、多媒体使用欠流畅。
青春萌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中的第二框题《青春萌动》。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一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二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本框题由“异性朋友”“异性情感”两目组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学会优势互补,引导学生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
单项选择题
1、心理萌动是步入青春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它主要表现为 ( C)
①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③讨好异性 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