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傻人有傻福”?这个心理学效应你肯
定不知道
展开全文
为什么傻人有傻福,笨人有笨乐?
从前,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女人从小一起长大,上学读书都不曾分开过。
毕业后一个留在了家乡,过着春耕秋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另一个则背井离乡,去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大城市,从此过着钢筋水泥里的现代都市生活,在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厦间进进出出。
分别时她们约定,十年之后的春节要再次见面,将各自的收
获与对方分享。
日子在各自的忙忙碌碌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她们都在为生活努力着。
十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过起来又好像很短,一眨眼的时间约定的日子就到了。那年春节,外出打拼的女人回家探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老同学聚会的酒席上见到了分别十年的老友。
她没有做好见面的准备,最令她惊讶的是,原本以为在家忙前忙后、出入在厨房与农田间的女人会面黄肌瘦、愁容满面。 但事实刚好相反,她不仅开朗健谈,体态丰满,而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身边有一个体贴的丈夫、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酒席上,她没敢和老友说话,老友似乎也没有认出她来。 回家后,女人看着镜子中面黄肌瘦的自己,如今还是孤身一人,愁容满面,不禁觉得可笑,但是,似乎这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这就是心理学讲的——低智商效应
故事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于面容,而是她们的情绪。那个生活在乡下的女人并不见得比每天工作在写字楼里的女人清闲,但是她却活得更加开心。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的低智商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其实是有“智商”的,通常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头脑聪明的人会发现十件烦心事,而不太聪明的人就会少发现一件。
前者一般会给自己过高的责任与压力,关心的范围更广,而这将带给他们更多更紧张的情绪。相反,那些知足常乐、头脑简单,甚至比较愚笨的人却能够享受当下的生活,不会轻易被小事所牵绊,这样才不会在情绪上引起太大的波动。情绪好的人自然活得更轻松,他们所获得的才是无价的财富。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都应尽量学会情绪上的笨拙,懂得给自己正确定位并支配情绪,做好情绪的管理者。有时候,智商高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寻找生活中开心幸福的亮点,并忽视、抹掉那些不必要的烦恼。
活在城市中的白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比那些从事普通工作的人智商高,他们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高智商去思考一些事情。
面对同一件事,智商高的人会看见更多的不利因素,而智商低些的人往往只着眼于当下,看见的是幸福那便幸福。 当然,并不是提倡低智商生活,而是说在生活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低智商”的方法去看待一些事情,别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简单点,开心就多一点,否则就会陷入情绪的泥潭中难以脱身。没有什么会比获得当下的幸福更重要。
你知道为什么“傻人有傻福”?这个心理学效应你肯定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