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元、角、分】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本单元教学人民币的知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和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等知识,以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体会其面值。另一部分是使用人民币,包括买东西时的换钱、付钱、找钱等活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活动进行。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使用人民币时的简单计算一般涉及两位数的加、减法。所以,把本单元编排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并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是比较恰当的。
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见过人民币,有些人还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不是“零起点”,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之间接触人民币的情况不会一样,有人接触的机会多,知道的也就多些。有人只是看见过人民币,没有独自使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对人民币的已有认识就很少。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平衡,会比教学其他数学内容显得更加突出,既会造成教学的某些困难,也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可用资源。
下面是全单元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教学内容分段 小面值人民币 大面值人民币 例题及其具体内容 例1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单位之间的进率。 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例2 面值是五角、五分、贰分的人民币。 例3 面值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含有1个单位或几个单位。所以,教学人民币的知识,一般从它的计量单位开始。
认识人民币,根据其面值由小到大地安排。面值1元以及小于1元的人民币在前,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在后。像这样安排有以下一些好处。首先是人民币的知识在小面值的人民币上教学比较方便,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是主币,认识这些主币就教学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其次是学生接触小面值人民币的机会比较多,先教学小面值人民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距离近。尤其是幼儿时期很少接触人民币的学生,放低学习起点能减少学习困难。另外,先教学小面值人民币,还能为继续认识大面值人民币积累学习活动经验。如 把1枚1元币换成2枚5角币、把1枚5分币换成5枚1分币的体验,可以应用到大面值人民币的换币活动中去。又如 用小面值人民币购买物品的付钱、找钱及其计算的经验,能够迁移到利用大面值人民币的购物活动中去。这些都有益于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十分注意人民币在社会上流通的实际情况。现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过去曾经使用的贰角币、贰元币等,现在已经退出流通,不再使用。这些面值的人民币也就不出现在教材里了。
1.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安排学生逐渐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前面说过,许多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使用人民币购物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认币活动,
1
(1)例1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设计了学生在商场门口的画面,用“买商品要用人民币”这句话,引出例题的教学内容。用“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把学生的注意集中到观察有关的人民币上。调动已有的学习资源,使已经认识1元币、1角币、1分币的学生更加熟悉这些人民币,使原来不熟悉人民币的学生认识主币。
辨认人民币应该看它的面值。纸币上的壹圆、壹角,硬币上的1元、1角、壹分都是标注的面值。当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大小、图案、人物、颜色各有不同,但不应是学生认识人民币的主要关注,也不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例1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这句话在教学人民币知识,应该让学生知道。至于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例题没有直接给出,而是从学生已有经验里提取。例题创设的购物情境里,一个女孩问“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营业员回答说“10角就是1元”。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同这一点,这就得出了元与角之间的进率。教学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教材问学生“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让学生在回答中体会这里的进率。例题还用图画表示1张1元币相当于10张1角币,1枚1角币相当于10枚1分币,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也铺垫了不同面值人民币可以等值换币的思想。教材要求学生看图填空1元=( )角、1角=( )分,用数学的方式表示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如果再认例题关于人民币单位进率的教学,可以看到两点。一是在购物情境中满足不同学生的认识需要,有些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提炼出进率,缺乏经验的学生可以在场景中意义接受知识。二是教学人民币单位的进率,从日常生活的事实到数学地表达,有具体到抽象的意味,因为本单元教学人民币单位的进率不只是生活常识,更是数学知识。
(2)例2教学面值小于1元的辅币,仍然用“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主动辨认。只要学生在认识主币时已能关注人民币的面值标注,他们辨认这些辅币应该不成问题,即使以前很少接触人民币的学生也会这样。如果让学生在例题的四个辅币里指出哪些比1角大、哪些比1角小,他们对“角”币和“分”币的认识会更清楚。
例题安排换币活动:1张1元币可以换几张伍角币?几枚伍分币可以换1枚1角币?这些等值换币活动有三个作用。第一,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因为换币时一定会看、拿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这就促进了熟悉。第二,进一步掌握人民币单位的进率。为什么1张1元币可以换2张伍角币?因为1元=10角,2个5角合起来才是10角。为什么2枚5分币换1枚1角币?也要联系角与分的进率作出解释。第三,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面值。如 1张1元币的面值和2张5角币的面值相等,1张1元币的面值和1张或3张5角币的面值不相等。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会很有兴趣,教学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换,突出人民币的知识以及应用知识进行的推理。“想想做做”第1题图画呈现伍角、1元、壹角三张人民币以及单价是1元的书、5角的羽毛球、1角的火柴。要求学生指出各张人民币刚好能买哪一件物品,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人民币的面值。
(3)例3教学面值较大的人民币,主要有5元币、10元币、20元币、50元币和100元币。教材引导学生应用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的经验,通过观察大面值人民币的面值标注,辨认这些人民币。学生辨认这些大面值人民币并不难,体会其面值会有难度,因
2
为他们平时接触和使用大面值人民币的机会不是很多。为此,配合例3的“想想做做”第1题,把大面值人民币和价钱较贵的物品对应起来,通过买1件短袖上衣要20元,感受20元的面值是多大;买1条裙子要50元,感受50元面值有多大;买1双皮鞋要100元,感受100元面值是多大。这些感受只能意味,很难表述,对认识人民币有积极作用。第3题进行大面值人民币的换币练习,要注意这里的换币不是动手操作,而是直接填空,要求学生开展比较抽象的思维活动,推理出可以换的张数。如1张5元币可以换( )张1元币,应该想5元是5个1元,或者想5个1元是5元。再如1张50元币可以换( )张20元币和( )张10元币,应该想50分成20和几个10?或者想50分成2个20和几个10?教材还要求学生到商店里看一看,了解10元钱能买些什么,也有联系实际体会人民币面值的意思。
2. 付钱和找钱是用人民币购买物品时的基本活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融合在付钱和找钱里面。
教学人民币要使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两次“想想做做”以及练习十,多次创设简单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学习付钱和找钱。
(1)把若干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说出一共是多少钱。人们购买物品,往往不是只付出1张人民币,而是付出几张面值相同或者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算出这些人民币一共多少钱,是购物必须具有的能力。例2的“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学生说出1张伍角币和1张壹角币合起来是几角,1枚1元币、1枚5角币和3枚1角币合起来是几元几角。例3的“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学生说出1张50元币、1张10元币和1张1元币一共是多少元,1张20元币、1张5元币和1张伍角币一共是几元几角。这些题都涉及辨认人民币的面值和简单加法计算两个知识。
(2)设计开放的付钱情境。买东西要付钱是常识,会付钱是必须有的能力。人们在付钱时一般同时考虑两点,一是商品的价钱,付出的钱可以正好是商品的价钱,或者比商品价钱多一些。二是自己口袋里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钱的面值不同,付钱的方案随之不同。例2的“想想做做”第3题,买1元2角邮票,可以怎样付1元2角?付1张1元币和2张1角币是一种方案;付2张5角币和1张2角币也是一种方案;付1枚1元币和4枚5分币也是可以的……这就是说,付钱的方案很多,是开放的。教学这道题,不是要求学生把所有付钱方案都列举出来,只要他们感受到付出1元2角钱是把一些相同面值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组合成1元2角,恰当的方案很多。学生能够说出一种或几种自己想到的方案,即学会了付钱,又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如果个别学生没有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说出付钱方案有困难,可以为他们提供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动手操作学习付钱。
(3)计算应该找回的钱。买东西时,如果付出的钱比商品价钱多,就要找回一些钱。找钱不只是营业员的事情,购物者也要计算应该找回多少钱。就此,教材里安排了两种情况的计算。第一种是求购买两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如 例2的“想想做做”第4题,分别给出了五件物品的价钱,要求学生判断“哪两件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3的“想想做做”第4题,给出了计算器的价钱和收音机的价钱,求买一个计算器和一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钱。第6题在四件物品里选择两件,算出它们一共要多少钱。第
3
二种是购买1件物品,算出应该找回多少钱。如例3的“想想做做”第6题, 一把铅笔刀的价钱是9角,付出1元,应该找回几角?又如练习十第5题, 买一个热水瓶要30元,付出50元,要找回多少元?一年级学生暂时还只会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或者三个数连加的问题,所以教材只编排上面两种情况的问题,不安排这两种情况的综合应用,而且计算都是比较容易的口算
(4)根据自己有的钱,选择商品。人们购买物品,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去买用不到的东西;另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能超过承受能力。教学编排了有关的练习题。如练习十第3题,买一只球要6元,一块乒乓球板要10元,一个羽毛球拍要12元,每样买一件,30元够吗?练习十第4题给出四种物品的价钱,分别是4元、3元、5元、1元,要解决的问题是“10元钱用完,可以买哪些商品?各买几件?”这两道题都把“元”为单位的数相加,再把总价与现有的钱比较大小,寓计算于购物情境之中,联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5)解答有关购物的实际问题。购物问题里有三个常用的数量:物品的价钱、付出的钱、找回的钱,它们的关系除了“付出的钱-物品价钱=找回的钱”,还有“付出的钱-找回的钱=物品价钱”“物品价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有关购物的实际问题,不只是计算应该找回多少钱,有时也要计算付出了多少钱或者计算物品的价钱是多少。如 买一箱牛奶付出25元,找回3元,这箱牛奶的价钱是多少元?又如 一只排球的价钱是48元,小宁买这只排球付的都是10元币,应该付几张?应该找回几元?教科书里适量安排这些实际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量之间的多角度联系,丰富他们的购物经验。学生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里的例3、例5为基础,是能够理解这些数量关系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购物情境里感悟数量关系,教师不要把这些关系作为数学知识而给出许多讲解,更不必通过大量训练来加强记忆。
【小小商店】
这是一次实践活动,编排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进行并体会购买物品时的主要活动。如 了解哪些物品是自己需要的;了解各种物品的价钱分别是多少;估计自己的钱够买什么、不能买什么;计算自己买的物品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培养诚信待人的品德。
教材在练习十里,曾经要求学生到商店去看一看,了解物品的价钱,观察他人的购物过程,体会买东西时的主要活动,为这次实践活动作了一些准备。
整个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在购物情境里提出并回答几个问题,体会购物过程中的数学活动。 教材呈现一个货物架,上面有一些文具和玩具,给出了各种文具和玩具的价钱。通过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的示范,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及时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会是三类:一类是买2件或几件物品一共要多少钱(像男孩那样),这是两个数或几个数相加的问题。另一类是带的钱够不够买需要的物品,或者是带的钱可以买些什么(像女孩那样),这是比较‘钱数’的大小的问题。第三类是比较不同物品的
4
价钱,什么比什么贵(便宜)多少,这是计算相差数的问题。
其实,上面提出的问题都是购物时经常会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说,这段教材是‘买东西’前的‘热身’,为学生参与购物活动作好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第二部分在‘小小商店’里开展买物品的活动。
首先,在教室里筹办一个简易的小商店。准备一些小商品,每件商品都定好价钱,摆在课桌(柜台)上。安排几名学生当售货员,把物品卖出去,负责收钱和找钱。其余学生当顾客,每人都要买1件或几件物品,计算自己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经历付钱、找钱的活动过程。。
然后,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买物品的活动。这是实践活动的主要部分,人人按自己的喜欢或需要,并根据自己的财力(有多少钱)选择物品,人人都进行付钱以及找钱的活动。如果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请别人帮助。
最后,回顾进行的购物活动,说说‘买物品的经过’‘买东西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收获,积累有关的活动经验,和同学分享成功的快乐。
对使用教材建和组织学生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1. 第一段活动可以在课前完成,也可以在课上进行。必须保证第二段的活动人人都有参与的时间和条件。购物活动的时间既要充分,也不宜过多。如果时间不足,学生就没有条件都经历买东西的过程与活动;如果时间太多,学生重复买东西,会感觉厌烦,失去活动兴趣,课堂秩序也会因此而涣散。
2. 回顾购物经过,积累买物品的活动经验是不可忽视的活动环节。教材里有“你能和同学说说买商品的经过吗”的安排,引导学生对买东西的认识从具体行为上升成个体经验。学生购物的经验或教训不是活动前就有准备的,只能在买东西的实践中得到。包括购物成功的原因、购物出现错误或问题的原因,包括买东西时应该注意什么,应该防止什么……
3. 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很多,主要的是两类:物质准备(商品、单价、钱币),人员分工(先由哪几人当售货员?然后由哪些人交换?)。都应该提前做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