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下册-打印版
第3节 力的存在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同学之间进行“体验力” 的实验。 2.教学器材:
木板、铁块、木块、弹簧、重物、皮筋、绳子、气球、弹簧测力计(圆柱形、弹簧形)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力的概念建立 2.弹力的产生 3.力的测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用学习用具笔、书、做实验,1.演示力的作用相互性,引导感受力的作用 学生归纳总结力的概念。 分组实验:用直尺、橡皮、弹2.组织、引导,归纳总结。 簧等做实验。 3.讲解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3.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力的理,训练学生规范使用弹簧测大小的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1(学生实验)
力计。
问: 你操作的过程,物体所处状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演示实验)
科学书第56页,六幅图
分析: 现象,谁对谁,怎样了,效果,(学生回答,并板书) 问: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点? 答: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 问:这两个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是否一样 答:不一样,一个施加力,一个受到力 3
两块磁铁相互吸引 4
让一个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桌子
科学-下册-打印版
现象:该学生自己向后退 归纳总结: 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的,也可不接触 二、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5
皮筋、弹簧、绳子、施加力,发生变形 6
手压气球,手扳直尺,手扭橡皮,通过现象得出结论 7
重物压木板,压桌子
第58页 学生分组实验(手拉弹簧的感觉) 归纳总结:
三、弹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力 弹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反抗变形 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先要规定力的单位,认识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牛。 引入观察:拉弹簧拉力计,力越大,拉得越长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1)量程(2)最小分度值 使用:1)指针对零 2)拉杆沿被测力的方向 3)不能超量程
读数:1)弄清一大格,一小格 2)指针靠近哪条线取哪条线的值 3)视线与刻度垂直 4)指针在中间加读半格 8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科学-下册-打印版
总结: 四、力的测量
1、力的国际单位——牛顿(N) 2、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 常用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学生活动:
用弹簧测力计测身边物体受力的大小,感受1牛拉力的大小,体会“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 教案2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