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 祝福
[基础演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剽(biāo)悍 恫吓(hè) 朱拓(tà) 令人咋(zé)舌 ....B.通缉(jī) 门槛(kǎn) 正(zhēng)月 载(zài)歌载舞 ....C.鬼祟(suì) 痉(jīng)挛 折(zhē)腾 徇(xùn)私舞弊 ....D.装订(dīng) 发轫(rèn) 监(jiàn)生 刀耕火种(zhǒng) ....
解析:A.“剽”读piāo;C.“痉”读jìng;D.“订”读dìng,“种”读zhòng。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寒暄 煊赫 宽宏大量 拈轻怕重 B.惴惴 揣测 生死攸关 声名雀起 C.诡密 桅杆 变本加厉 铤而走险 D.聘任 驰骋 没精打采 委屈求全
解析:B.声名雀起—声名鹊起;C.诡密—诡秘;D.委屈求全—委曲求全。 答案:A
3.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寒暄(太阳的温暖) 形骸(身体) 收敛(收拢聚集) ...B.蹙缩(紧迫) 间或一轮(偶而) 歆享(喜爱、羡慕) ....C.沸反盈天(满) 窈陷(幽远) 安逸(安闲) ...D.鄙薄(轻蔑) 折罪(抵作) 素不相识(向来) ...解析:“歆享”的“歆”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答案:B
4.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解析:A项“究竟”意为结果、原委,C、D两项的“究竟”用在问句里表追究。 答案:B
5.选出对破折号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表示声音的延续)
B.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后一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折)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表示插说)
D.“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表意思递进) 解析:D应为“表示注释说明”。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属医院的26名医师联合签名倡议,弘扬白求恩精神,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拒收药品回扣和红包,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医患关系。
B.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C.由于所罗门群岛经济比较落后,当地居民大多生活贫困,华人凭借勤劳的品质和敏锐的经营头脑在当地开起了许多店铺。
D.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实现”改为“树立”;C项,不合逻辑,华人开店铺与“所罗门群岛经济比较落后,当地居民大多生活贫困”无因果关系;D项,成分残缺,应在“操作者皮下”前面加介词“在”。
答案:B 7.选词填空。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__(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②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________(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③“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________(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④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________(a.悲凉;b.悲苦;c.悲郁;d.悲哀)的神色。
答案:①d ②a ③d ④d
8.把打乱顺序的七句话重新排列合理的是( ) ①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 ②阿呀阿呀,我真上当。
③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
④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⑤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 ⑥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 ⑦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
A.②③⑥⑤⑦①④ B.②③①⑦⑤⑥④ C.②⑥③⑦⑤①④ D.②⑤③⑦⑥④①
解析:在这段话里,卫老婆子先表白自己上当,②⑥③句是这层意思,⑦⑤①句又向鲁四老爷和四婶道对不起,④句表明自己要如何折罪。
答案:C
9.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
A.她诚然是逃出来的,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 B.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C.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D.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答案:C
10.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示例:这样不好。祥林嫂是生活在封建中国的一个被愚弄、被践踏、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她虽然不屈服于命运,但这种反抗是十分有限的,终究不能逃脱苦难和厄运。改编者增写“刀砍门槛”,拔高了人物形象,反而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造成人物形象的不真实。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3题。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 11.“我”对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疑问是怎样回答的?“我”为何这样回答?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的回答,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也许有。“我”这样回答自以为慰藉,不忍心给祥林嫂增加烦恼。
(2)也未必。“我”意识到已经给祥林嫂增添了苦恼,只好吞吐,所以只好支吾其辞。 (3)说不清。我担心祥林嫂会出意外,这是“我”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12.作为一个“读书人”,“我”其实知道“灵魂”“地狱”之类完全是不存在的,但“我”并没有直接否定它们的存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始终没有坚决地否定“灵魂”“地狱”存在,这说明:(1)“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桎梏毫无力量;(2)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
13.“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善良,有同情心。(2)软弱,无能。(3)自私,不敢负责任。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
丢失的香柚 梁晓声
“大串联”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接连多日,和衣裹着一床破棉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二三岁。 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大南方来呀?”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要父亲来接我。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他替你担心。乐山正武斗,乱极了!”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红卫兵”袖章,是黑纱。
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要带点钱啊!
她沉吟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黑五类’。我父亲刚去世,他们每月只给我9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通信地址吧!” 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信吗?”
②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