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
五、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看到了讲台上的这瓶是糖水,根据常识我们知道是它由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一种混合体系,这种混合体系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物质的分散体系。
【板书】一、物质的分散系 【启发】这种混合物都是把一种物质加入到另一种物质中去。它属于混合系的范畴,那么,根据此方法,请同学们归纳出分散系的概念,什么是分散系? 【讲解】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板书】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讲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很多分散系, 比如:生理盐水、泥浆水、牛奶等。
【过渡】我们怎么来对这些分散系进行分类呢? 【板书】2、分类:
【讲解】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我们将分散系分为三种:浊液,胶体,溶液。大于10-7m的分散质叫做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小于109m的分散系叫做溶液。常见的浊液的浊液有泥浆,油水;胶体有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就更多了,有食盐水,蔗糖溶液。
-
【板书】?
浊液:d>10-7m 泥浆,油水
分散系 胶体:10-9 【讲解】胶体是介于10-9与10-7之间的分散系,具有一定特殊的性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板书】二、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演示实验】①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分别置于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通过小孔将光射向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现象。②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 【板书】1、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明亮的光路的现象。 —— 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解释:直径在1~100nm(1×10-9~1×10-7m)之间的粒子使可见光散射较强,能看到光亮的通路;溶液也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1×10-9m),散射极其微弱,难看到光亮的通路。直径大于1×10-7m的粒子对可见光主要起反射作用) (2)吸附性。—— 净化水。净化剂有Fe(OH)3胶体、Al(OH)3胶体等。 (3)电泳。—— 说明胶体微粒带电荷(由于表面积大,吸附离子带上电荷,胶体微粒本身不带电)。 [归纳]一般来说: 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但并非所有胶粒都带电荷。 【问题与讨论】根据对以上实验现象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与溶液? (2)氢氧化铁胶体有什么应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以一束强关照射,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若能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则为胶体,若没有光亮的通路,则为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溶液中悬浮的颗粒,因此可以作为净水剂使用。 【教师】根据氢氧化铁胶体知识的应用,你能得到哪些启发,你能联想出胶体的其他方面的应用吗?请同学们一起看书,归纳出胶体常见的一些应用。 【板书】2、应用 【学生】看教材P12的资料卡“胶体的应用”。然后总结: 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和现象与胶体有关,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许多领域,胶体有着广泛的应用。 【板书】 (1)工业除杂、除尘。(2)土壤的保肥作用。(3)明矾的净水作用。 (4).豆腐的制作原理。(5)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6)纳米材料 【板书】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板书】1、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关键词:“化合物”、“自由移动的离子”、“和、或”。 【思考】 1、下列物质中: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HCl,⑤CH3COOH,⑥NH3·H2O,⑦ CO2,⑧乙醇,⑨H2O,⑩Cu,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2、请更正下列说法: (1)金属Cu能导电,Cu是电解质,S单质不导电,S是非电解质。 (2)氯化钠溶于水能导电,食盐水是电解质 (3)硫酸溶液能导电,硫酸是电解质,盐酸溶液能导电,盐酸也是电解质 (4)HCl溶于水能导电,HCl是电解质,NH3溶于水能导电,NH3也是电解质 (5)BaSO4难溶于水,BaSO4是非电解质 【小结】: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S则是单质,“XX溶液”都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难溶物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如:CO2、SO3、NH3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生成的H2CO3、H2SO4、NH3·H2O电离使之导电,所以CO2、SO2、NH3不是电解质。而是H2CO3、H2SO4、NH3·H2O为电解质。 (4)一般地,酸、碱、盐、水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大部分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是是非电解质。 【设问】既然电解质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是因为产生了自由离子。电解质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下面我们来复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板书】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讲解】分别以H2SO4,NaOH,Na2CO3为例讲解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板书】 强调:①完全电离用等号,部分电离用可逆号; ②原子团(如NO3-、NH4+等)不能拆开; ③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则。 【练习】课本的问题解决 【教师活动】巡堂,进行个别指导,讲解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物质的分散体系,同时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有一点初步的了解,还学习了物质的一种分类方式,知道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为非电解质,本节课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问题。 【作业】 1、阅读并完成《三维设计》P11-13; 2、完成《配套自主测评》第四课时“物质的分散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