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化篇:社会道德与
文明素质
导语: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在景区文物上刻字、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大小便等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埃及卢克索神庙上刻划汉字“丁××到此一游”事件,引发了广大网友对国人旅游素质的讨论和反思。港台媒体认为,该事件应该为中国人在文明出游方面敲响警钟,它不是一个人的不文明,而是某个群体的不文明。
【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相结合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强化文明出游意识 塑造国家良好形象
201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在中央文明委召开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并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规范约束,加强社会监督,引导和推动人们强化出境旅游文明意识,提升文明道德素质,努力避免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以良好的言谈举止展现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013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在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公共秩序这三个重点,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要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学习教育,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面对不文明事件 国家旅游局首发文明公约
2013年5月2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公约》包括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别人权利、讲究以礼待人、提倡健康娱乐等八项。
二、当前现状与影响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损害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
事件链接
2013年1月,有网友发微博称,故宫博物院内一口缸被观众涂写上“梁齐齐到此一游”的字迹。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
2013年5月24日,网友沈先生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并配有现场图片。该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热议,多数网民表示谴责和愤怒。
2013年6月30日,在颐和园散步的曹先生看到,十七孔桥附近十多名男性游客,同时面对颐和园外墙小便,引得外国游客边摇头边拍照。曹先生拍照并发微博,批评游客不雅行为。【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 意义:道德是国家的面子
lvchadekafei: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观点二 反思:国民素质亟待升级
雪藏记忆2013:第一次外出工作,工作才二十几天,就让我如此的了解我们中国社会的不文明、素质低,不是我抨击我们自己国家,我是心疼,心疼前辈们留下来的优秀文明都已经在尘世间消逝,我想,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华夏能够文明起来、素质优越起来
冰凌傲雪0206:乱丢一个烧烤签、饮料瓶、饼干袋等,在一些游人看来不算什么,但折射的是社会文明和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正是不起眼的一次乱丢,使景区内变得脏乱不堪。如今节多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生活也变得幸福了,但游客的文明素质也亟待升级。旅行不乱扔垃圾,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