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作业考核
《德育与班级管理》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品德 [参考答案]: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
2、学校德育 [参考答案]: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活动。
3、德育过程 [参考答案]: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4、课堂管理 [参考答案]: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5、教师角色 [参考答案]:
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有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要回答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参考答案]:
(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四: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六: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
2、简要回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简要回答教师的社会角色。 [参考答案]:
(1)教书育人的角色:①人类知识的传授者;②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2)行政管理的角色:①学生集体的领导者;②课堂纪律的管理者。 (3)心理导向的角色:①人际关系的协调者;②心理卫生工作者。 (4)自我定向的角色:①孜孜不倦的学习者;②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品德就是道德。 [参考答案]:
错误。品德与道德是有区别的。
(1)定义不一样: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2)功能不一样:品德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则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道德的功能则分为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和平衡功能。
(3)特征不一样: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和自律性。品德的特征则是他总是扬善抑恶的,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2、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态,因此班级就是班集体。 [参考答案]:
错误。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它被视为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班级和班集体是不同的。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中学初三班会课。班主任冯老师别出心裁,搞一次评选“最差学生”的民意测验活动,并规定凡得三票以上的同学都要在黑板上挂名。投票结果,小明得二票,但名字照样写在黑板上。小明感到不解。班主任冯老师说:“小明情况特殊,他干了坏事。”小明当场提出质问。班主任冯老师说“你经常给老师取绰号。”小明否认,坚持要与班主任冯老师说清楚,进而师生发生争执。班主任冯老师火冒三丈,打了小明两个耳光,小明生气地摔门而去。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违反)了哪些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