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校合作的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与研究现状述评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及各级政府为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但民办高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特别是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和师资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速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面临类似问题,由于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沿袭一本、二本院校的模式,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受办学经费不足的影响,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严重不足,以致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培养质量偏低,社会总体满意度较低。
上述问题,已引起了各民办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改变这种现象,各校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改革,特别在国家教育部提出“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各民办高校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应用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民办高校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政府继续给予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同时,也需要民办高校增加办学投入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但由于各个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情况不同,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仍会存在差异,而且在目前情况下(甚至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仍会继续困扰和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推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以民办高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为题,进而探讨民办高校的资源整合和共建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 因此,民办高校之间大力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共同提高,这对于在既无经验可借鉴,又有别于公办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下的民办教育,探索建立一种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很有必要。同时在民办高校合作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多校间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建、资源尽可能最大化整合与共享,将会在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加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2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建立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所在院系合作交流平台,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间的合作交流运行机制,将有利于民办高校院系之间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转型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具有武汉地区民办高校特色的高校间合作交流模式,促进共同发展,并为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性意见。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3)通过开展多校之间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多校间的教学研讨活动、互相听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推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对探讨和研究民办高校多校间的教师资源共享机制,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推进民办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生
就业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模式,进而推动民办高校多校之间在各个教育环节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5)组织开展民办高校之间的各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大赛,组织校际之间的大学生合作与交流,将有于推动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各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提高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 课题理论依据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首要问题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建设发展需要全面考虑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工作、办学条件、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问题、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准确、逐步形成地方性、实践性、服务性的办学特色,基于校际合作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即是转型背景下一个重要的尝试。
2.2研究目标 (1)成立武汉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合作联盟,初步建立民办高校校际交流与合作运行机制,力争在二到三年内,武汉地区有更多的民办高校(力争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相关院系加入到合作联盟内来,成为武汉民办高校中有较大影响的群众团体。
(2)制定出具有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有鲜明应用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3)力争在三年内,积极开展多校间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申报教研和科研课题3-5项,在专业主干课程内推行课程联合备课和联考,互派老师听课,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联合答辩等合作。 (4)力争在三年内,合作编写适合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5-10本,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2个。
(5)三年内组织2-3次武汉民办高校之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竞赛),组织1-2次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
2.3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武汉地区部分民办高校(包括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院系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为例,探讨在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多校间的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武汉地区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相关院系的交流与合作为例,建立武汉地区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院系合作交流平台,研究和探索新的管理体制下民办高校校际交流与合作运行机制,为促进民办高校的共同发展,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探讨武汉地区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调整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制定出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 开展多校之间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和制定校际之间开展教学和学术交流计划,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推动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和研究民
办高校多校间的教师资源整合与共享运行机制。
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多校之间的教材建设和课程改革问题,探索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生就业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模式。
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之间如何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大赛等活动,组织校际之间的大学生合作与交流,推动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民办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提高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4研究假设
本课题对从问题提出到转型背景之下的多校合作模式探讨、以及研究方法和效果进行如下假设,分析了民办高校现状,以及多校合作给民办高校发展带来的契机。通过校际之间开展的一系列资源整合、合作共建活动,达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朝着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专业定位合理且特色鲜明的方向改进的效果。如图1所示:(图在word报告中有展示)
2.5 创新之处
在多个民办高校间探索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尚属首次,在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由单个院校延伸到多个院校共同研究和交流探讨,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
在多校间探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开展一系列的使用与交流实践活动,包括互派教师听课、论文联合答辩、产学研校级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共同指导课外学生科技创新等。这些实践活动如何组织规划、实施进行、评价总结,均属于全新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范畴。 本课题提出的民办高校多校间的师资资源共享、教材合作编写、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在目前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共性问题困扰和影响着民办高校发展的情况下,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民办高校发展历程中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民办高校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且传统选题的研究对象往往基于高校个体,本选题大胆扩展视野去进行多个民办高校间的研究,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创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也是传统基于单个院校选题研究所不能达到的,同时为扩展到其他同类专业、或扩展到其它科研领域的合作教育等均可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为武汉地区民办高校的发展、乃至其它地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武汉地区部分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院系的合作与交流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多校间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题,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多校间的合作交流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共建、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等,并进行一系列创新实践。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结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选定具有合作积极性的试点院校4-6个,进行调研,在教材使用、师资力量、课程改革力度、课外活动开展、学科竞赛、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汇总和前期调研。
(2)搭建武汉民办高校院系合作交流平台,建立长期、稳固地的多校间多方位的交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和完善武汉民办高校信息学科合作联盟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多校间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