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记录教育时间 9月15日 教育内容 干粉灭火器使用须知 培训地点 操场 授课对象 全体师生 干粉灭火器使用须知: 1、干粉灭火器有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先把干粉灭火器拿到距离火区3-4m处,放妥后拔去保险销,一手紧握份最对准火焰根部,另一手紧握导杆提环,将顶针压下,这时干粉灭火器内疚喷出大量干粉气流。对准火焰使干粉气流由近及远反复横扫,直到火完全熄灭。 2、遇多处零星火灾时,扑灭一处,松开导管提环,再跑到另一处,重新下压导杆提环继续灭火。 3、使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时,打开二氧化碳气瓶开关,保持15-20秒,等粉罐内压力升至1.5-2MPa后,扳动喷枪扳手,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即可。 4、干粉灭火器无毒性,也无腐蚀作用,可以用于扑灭燃烧液体,贵重仪器、油类、可燃气体的火灾,灭火效果较好。 5、干粉是不导电的,所以可以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6、干粉灭火器应保持干燥、密封,以防干粉受潮结块;避免日光暴晒,以防止气瓶中二氧化碳气因受热膨胀,发生漏气现象。 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师生们明白了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以及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消防安全教育记录 教育时间 10月12日 教育内容 氧气、乙炔使用注意事项 培训地点 操场 授课对象 全体师生 教育内容: 一、氧气 1、瓶中氧气不准用净,应留0.1Mpa。 2、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3、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二、乙炔 4、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5、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6、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7、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8、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倒卧使用,对已倒卧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9、对于氧气、乙炔,严禁将瓶内气体用尽,须留有余压以防空气倒灌和用于检查 10、焊割时发现回火或发现有倒吸声音,应立即关闭割矩上的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稍停后开启氧气阀门把焊割内灰尘吹掉,恢复正常使用。11、在输气胶管或减压器发生爆炸,燃烧时应立即关闭瓶阀。 消防安全教育记录 教育时间 11月19日 教育内容: 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 1、短路 (1)必须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和技术管理规程,坚决禁止非电工人员安装、修理。 (2)要根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寻线,正确选择配电方式。 (3)安装线路时,电线之间、电线与建筑构件或树木之问要保持一定距离;在距地面之米高以内的一段电线,应用钢管或硬质塑料保护,以防绝缘遭受损坏。 (4)在线路卜应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可靠地切断电源。 2.超负荷 (1)根据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 (2)严禁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3)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4)检查去掉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线路负荷的发展及时更换成容量较大的导线,或考根据生产程序和需要,采取排列先后控制使用的方法,把用电时间调开,以使线路不超过负荷。 3、接触电阻过大 (1)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2)铜、铝线相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也可采用在铜铝接头处垫锡箔,或在铜线接头处搪锡。 (3)通过较大电流的接头,不允许用本线做接头,应采用油质或氧焊接头,在连接时加弹力片后拧紧。 (4)要定期检查和检测接头,防止接触电阻增大,对重要的连接接头要加强监视。
教育内容 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 培训地点 操场 授课对象 全体师生 消防安全教育记录 教育时间 12月3日 教育内容: 1、提取泡沫灭火器时,筒身不可倾斜过大,防止两种溶液混合。 2、在使用时,将泡沫灭火器颠倒过来,轻轻抖动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 3、在拿往火场途中,切勿将灭火器放在肩上,筒身必须保持平稳。否则,两种溶液混合,立即喷出,不到火场就会用尽。 4、切记盖与底不能对着人体的任何部位,防止因喷嘴堵塞导致灭火器底盖弹出伤人。 5、特别注意, 水和泡沫不能同时喷射在一起,否则泡沫会被谁冲散,失去灭火作用。 6、泡沫灭火器适用于工矿企业、物资仓库和公共场所,用来扑救汽油、煤油、柴油、苯、香蕉水、松香水以及木料等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 7、若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电器火灾,应先切段电源,然后再扑救,应为泡沫是导电的。 8、对亲水的化学物品发生的火灾,不要适用泡沫灭火器。 9、尽量不要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它的灭火作用不显著,因为泡沫里的水分会很快被这些易燃液体冲稀,破坏了泡沫,起不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教育内容 泡沫灭火器使用须知 培训地点 操场 授课对象 全体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