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还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6)
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加工,不能死记硬背
(7)
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最早有朱熹提出,他称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三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三种计划:学期、单元、教案 简答:教师如何备课?三备
(2)
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基本功扎实;效果好 简答: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3)
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要遵循的要求:内容符合新课标和教科书要求;分量适当,难度适中;形式多元化,有趣味性;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强化)
(4) (5)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最常用
要求:要注意逻辑性和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语言的艺术(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结合,语速适当);讲授要和板书相结合
(2) (3) (4) (5)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1)实施素质教育(主题)
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科学文化基础形成与品德培养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
(2)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基本策略)
所谓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是在一个总的统一而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实验假说的指导下而进行的对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各门学科的协调统一、互相渗透的调整和变革,以实现对教学系统的综合改观
讨论法
谈话法(问答法) 演示法 练习法
6
(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重心)
继续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向课程形式的调整和丰富上,并形成日趋合理的课程结构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 (2) (3)
反映具体内容不同:感觉反映的是事物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整体属性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的反映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教学上的应用:教学重点要突出
知觉的特质: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同属感性认识阶段;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注意分为三类:
(1)无意注意(消极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积极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1)对象的特点(内容丰富和单调,活动和静止); (2)主体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与疾病,情绪好坏) (3)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影响注意力广度的条件:
(1)对象的特点(组合集中、排列规律)
(2)活动的任务和性质(任务越复杂,注意的广度会大大缩小) (3)个体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会大大增大) 影响注意力分配的条件: (1) (2)
同时进行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是高度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的
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
(1)原来活动的吸引力(原来活动吸引力越大转移越困难)
(2)新活动的特点(新活动意义重大,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就能顺利转移) (3)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记忆的分类(按内容) (1) (2) (3)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7
(4) 运动记忆
记忆的分类(按保持时间) (1) 瞬时记忆
(2) 短时记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加减2个组块 (3)
长时记忆
扩大记忆量的最好办法:加大记忆单位 遗忘理论有:
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衰退理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线索-依存理论:归类可以更好地提取 动机遗忘理论(弗洛伊德学派)
简答:结合记忆和遗忘规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 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先多花时间后少花时间
(3)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先把不会的知识回忆,然后再对这些知识反复识记 (4) 复习的方法要多样
(5) 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复习:视觉、听觉 (6)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思维的分类(个体思维的水平):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的分类(指向性):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思维的分类(创造性):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 (1)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统一 (2) 多有直觉思维的出现 (3) 创造想象的参与 (4)
多有灵感的出现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无我两分
(2)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不守恒,单维性,不合逻辑,不可逆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守恒,多维性,可逆,具体逻辑推理 (4)
形式运算阶段(11-15):假设-演绎,系统思维
该理论是划分学制的基础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1)
先低级后高级
8
(2) (3)
儿童到成人的发展也按“先低级后高级”的规律发展 把需要分成两类: 缺乏需要(前四种) 成长需要:永远不能满足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教学应用:题目难度大要降低动机水平;题目难度小要提高动机水平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简答:平时考试成绩非常好,一到大考成绩就不好,这是为什么?
首先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然后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有 (1) (2) (3) (4)
家长不要给孩子加压
端庄考试态度,化压力为动力 注意考场的紧张心理调整
考生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多种自我训练方法进行自我排解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迁移的分类:
按影响效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积极作用)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 按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按内容: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按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按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
形式训练说: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相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要素
概括化理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关系转换理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学习迁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 (2) (3) (4) (5)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精选材料
合理编制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 传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9
认知策略: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 复述策略:为了保持信息而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
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 精细加工策略: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新信息的意义的
深层加工策略
(3) 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
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元认知主要是通过监视和控制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
(1) 计划策略 (2) 监控策略 (3)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1) 时间管理策略 (2) 努力管理策略 (3) 学习环境设置策略 (4) 工具的利用策略
(5)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
桑代克:猫的实验,“试误说”,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的定律,教师尽量使学生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尤为重要)
斯金纳:强化学说,将强化分为
正强化: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后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 操作性行为(主动),应答性行为(被动) 斯金纳强化理论强调强化、消退、再强化 (1) (2) (3)
强化的次数越多,行为发生的概率随之增加 通过有选择的强化塑造良好的行为
运用连续性及时强化,达到塑造亮相行为的目的
班杜拉:强化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对学习者作出的 行为反应当场给予正或负的刺激
替代强化: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自我强化: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负的强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