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参考教材:
1. 《人体解剖学》上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 《人体解剖学》下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 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局部解剖学》第八版 刘树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系统解剖学》第二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6.《局部解剖学》第二版,王怀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7.《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8.《格氏解剖》教学版,Richard L.Drake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 9.《断层解剖学》第二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0.《Gray’s Anatomy》第三十九版,Susan Standing主编,2006年
11.《格氏解剖》第三十八版中文版,Perter L. Williams主编,杨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先修课程要求:
适应专业:五年制临床、检验、预防、护理、精神卫生、麻醉、信息医学等专业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在医学科学、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体解剖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CT、MRI、介入医学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发展无不依赖于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前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局部进一步阐述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排列和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形态结构、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及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和显微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需求,我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断层与影像解剖学等新的内容,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形态学的认识过程逐步过渡到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成为培养医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熟悉医学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临床思维的医学入门的桥梁课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三级:
1. 凡属“掌握内容”均为基本内容,均要求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并配以标本观察及示教,使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掌握,做到认得准、说得出、用得上。
2. 凡属“熟悉内容”可以概括地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必须配以标本观察、模型辩认和示教,并通过放映录象等来辅助实习的不足,使学生知其要点。
3. 凡属“了解内容”课堂不进行讲授,要求学生课前或课后自学,做到一般了解。 4. 学生在实习课时实地观察基本内容,并结合活体熟悉各部的表面解剖之后,要求学生书写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观察内容以及课后思考题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课时分配表
授课内容 绪论、骨学 关节学 肌学 消化与呼吸系统 泌尿与生殖系统 心脏、动脉 静脉、淋巴 感官 神经总论、脊神经 脑神经 脊髓 脑干 间脑、小脑 端脑 传导路、脑膜脑血管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课时分配表
总学时 8 4 6 7 7 7 3 4 4 4 4 4 4 4 6 理论学时 2 2 2 3 3 3 1 2 2 2 2 2 2 2 2 实验学时 6 2 4 4 4 4 2 2 2 2 2 2 2 2 4 备注 授课内容 绪论、头面部 颈部 上肢 下肢 胸部1 胸部2 腹部1 腹部2 腹部3 盆、会阴部 脊柱区 颅脑断层 胸部断层 腹部断层 四、考核 1、 考核方式
总学时 4 10 10 10 6 6 6 6 6 4 2 4 3 3 理论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实验学时 2 8 8 8 4 4 4 4 4 2 0 2 1 1 备注 理论考核(笔试)、技能考核(标本操作)。 2、 成绩构成
理论成绩70%,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系统解剖学》
绪 论
1、目的要求 [掌握]
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强调建立“标准姿势”的概念和术语的运用。 [熟悉]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上的地位。 2、讲课时数:1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