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①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伽利略的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和牛顿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4、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5、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7、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8、1752年,富兰克林
? (1)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 (2)命名正负电荷
? (3)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9、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0、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1、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 / 8
13、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电场线。
15、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6、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7、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8、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生物学史专题
一、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其命名为细胞。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 / 8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后被魏尔肖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大胆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 / 8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即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三、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参与。
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是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
4 / 8
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碳的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五、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