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的来源、生物学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

2来源和类型 2.1来源

‘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是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与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常规蔬菜品种。2019年8月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DUS测试,测试编号SH20190094A。 2.2类型

属于咖啡黄葵

3生物学性状

表1 性状描述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性状 幼苗:下胚轴花青甙显色 始花期 主茎:始花节数 植株:分枝性 植株:高度 主茎:节间长度 主茎:花青甙显色 仅适用于主茎花青甙显色为无的品种:主茎:绿色程度 叶片:大小 叶片:裂刻深度 叶片:颜色(除叶脉外) 叶片:颜色深度(除叶脉外) 性状描述 无 晚 少 中 矮 中 无 中 中 深 绿色 中 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4栽培技术要点 4.1播种

叶片:皱褶 花冠:直径 花瓣:下表面花青甙显色 果实:第一果着生高度 果实:颜色 果实:果棱间表面状态 果实:心室数 种子:颜色 种子:表皮被毛 种子:百粒重 无或弱 中到大 有 极低到低 中等绿色 凹 5个 深灰色 无 中 宜选隔年收获的种子穴播,株距50cm,行距70cm,2000株/666.67m。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播种,在播期内播种越早采收期越长、产量越高。每穴播种2粒,播种后覆细土2cm~3cm,再覆盖薄膜。 4.2温度管理

发芽期昼温应保持28℃~30℃,夜温不低于15℃;出苗后苗期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温13℃以上,地温18℃~20℃。 4.3肥料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NY/T 496的规定进行合理平衡施肥,适当增施钾肥。基肥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667m施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可用商品有机肥替代传统农家肥,每667m

2

2

2

商品有机肥500kg~1000kg,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 1868-2010。配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30 kg,草木灰100kg~150kg或硫酸钾15kg,其中三分之二沟施,三分之一拌匀穴施。出苗后15d或定植7d~14d浇一次含氮0.1%~0.2%的缓苗水。采收期间隔半月追肥1次,每次每667 m施45%高氮高钾复合肥5kg~10kg,共追施4次。采收期每半月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 4.4水分管理

生长期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无积水。夏季午旱时随时浇水,注意保持畦面湿润;雨季水多、温度高,要及时清沟沥水。 4.5 整枝

2

2

提倡单杆整枝,也可视苗及肥力供给情况采取双杆或多杆整枝,除预留的侧枝外及时打掉侧枝及剪除已采收过嫩果的各节老叶。 4.6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斜纹夜蛾等,一般病害较轻不要化学防治,虫害主要使用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3

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

‘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的来源、生物学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2来源和类型2.1来源‘苏优葵3号’黄秋葵品种是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与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常规蔬菜品种。2019年8月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qtoa29agj553973044s2xc786b4hd00ys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