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资产电子标签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 系统项目背景
实物资产(包括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以下简称实物资产)
是局(公司)资产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单位正常运行的
重要物质保障。如何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发挥实物资产的最大效益,
防止实物资产的流失和闲置,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局(公司)管理层
的高度重视。
当前局(公司)专卖、物流、办公室、人劳、财务等部门采用
不同的系统软件,在其办公过程中均发挥着自身功能,但公司的实
物资产管理牵扯部门多、牵扯面广,存在着诸多“盲区”,主要体现
在如下几个问题:
1)
实物资产管理手段落后,无法适应日常管理的需要。 目前,财务核算系统主要是从资产名称、数量、金额、使用部
门、使用人、使用时间及使用年限等角度对单位的实物资产进行核
算,而实物资产管理则注重资产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包括采购、入
库、调拨、维修、报废等环节。前者是静态、宏观的管理,而后者
是动态、微观的管理。
由于这两种实物资产管理方式的角度和需求不同,加之单位实
物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每月、每年时刻都处在增加、减少中变化着,
因而将实物资产管理作为财务核算系统的子模块已经无法适应日常
资产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局(公司)实物资产管理
特点的信息系统。
2)
资产盘点手段落后,资产清查费时费力,效率低,效果差。
根据资产管理规定,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盘点清查,目前定期盘 点清查时只能通过纸质管理卡片、纸质标签进行人工登记、核实
处理。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制约,加之目前资产种类繁多、数量
庞大、分布广泛,使盘点工作费时费力,不可避免存在漏盘、重
盘、错盘等问题,导致账实不相符。
3)
固定资产难以实现动态监控。目前,基于机构调整、岗位轮
换等原因,固定资产的调整和流动随之产生,在传统的管理模式 下,只有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能自觉的按
照相关的操作规定完成资产移交工作,固定资产的变动信息才不
会遗漏或缺失。但事实上,涉及人员变动时工作的重点都不是固
定资产的调整,而且因为调整程序复杂、关联部门多,即使大家
都能考虑的资产问题,也会因为步调不一致而出现遗漏问题。而
人员的调整是常态,若跟进不及时,人员调离后,其名下的资产
就会随时间的流失而造成职责不清、使用不明等问题,要做到账
实相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 系统项目建设总体需求
通过以上对实物资产管理弊端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发一
套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实物资产管理的统一、高效、精准,这
项工作刻不容缓。具体到局(公司)而言,该项系统主要应满足以
下几个方面:
1) 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中“人、地、时、物”同步管理,提
高局(公司)实物资产管理效益。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信
息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功能,将实物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融入其中,
实时对实物资产日常操作流程中涉及的人员、地点、时间、资产
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监控,简化管理流程,减轻企业日常资产管理
的压力,提高全系统实物资产管理效率。
2)
能够改善实物资产购置、变更、转移、盘点、维修、报废的
整个管理流程,减轻局(公司)实物资产管理的工作量。实物资 产管理系统能够改善实物资产购置、变更、转移、盘点、维修、
报废的整个管理应用流程。作为资产管理的难点,固定资产的变
更、调拨、维修和报废等业务具有频发性、紧迫性和无序性等特
征,直接影响了资产的有效管理。而借助于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能
够自动记录准确的变动信息,免去琐碎的人工记录的工作量,减
少差错和遗漏。
3)
能够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管理“便于实时掌控实
物资产的变化情况,实现实物资产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通过 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能够不受次数限制地新增、修改、删除其中
存储的信息,通过手持信息采集设备,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
期(新增、调拨、维修、报废等)过程的智能化动态实时跟踪和
集中监控管理。
三、 系统具体需求:
针对市局(公司)资产管理弊端及总体需求,拟运用目前资产
动态管理比较前沿的 RFID 技术,以便于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
使用效率。
基于 RFID 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硬件包括:数据服务器、应
用服务器、标签打印机、出/入库读写器、位置读写器、手持读写器、
报警装置等。总体轮廓如下图所示。
其中数据库服务器记录整个固定资产系统的数据信息,位置读
写器记录和实时监测固定资产存放位置,出入库读写器采集固定资
产出入库记录等。
根据上图所示,展开市局(公司)及县市局(分公司)具体需
求如下:
1)
RFID 标签制作。首先,需要对新采购的固定资产贴上
RFID
标签,并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该资产的相关信息:如资产类
别、品牌、型号、使用部门、开始使用日期、使用(责任)人、折 旧年限、RFID 标签号等,建立 RFID 标签和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
以便能唯一标识该固定资产。在实际应用中,可将资产名称等固定
的管理信息写入标签后永久锁定,防止使用部门进行更改,以免造
成管理混乱。同时设定,不能人为取下标签,否则标签自动损坏。
2) 资产监控。资产根据需要可以分为监控资产和非监控资产。
监控资产可以使用有源电子标签,通过在资产使用区域(如办公室、
大厅)安装固定读写器,自动通过网络与资产管理系统通信;非监
控资产可以使用普通相对低价格无源电子标签,通过手持读写器实
现管理,然后将信息上传至资产管理系统。
3)
资产登记。财务部门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进行登记,
制卡,贴标签,这样既可以从标签表面信息识别设备,也可以通过 手持终端扫码电子标签的 RFID 芯片来识别资产或执行相关业务。
具体如下图:
4)
调拨管理。当资产使用部门提出调拨申请时,资产管理部
门对该调拨申请进行审批,若资产管理部门审批不同意则退回资产 使用部门进行修改;若审批同意,则安排资产调拨。由于采用
实物资产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