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
参考资料
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渔网分布情况 目前,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存在较大范围的渔网,对航经
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遇能见度不良时,船舶极易 因未及时避开渔网区域引起螺旋桨缠网,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该水 域的渔网主要分布在如下三块区域。 第一片渔网区由以下六点围成:
(1) 29?51′27″N 122?07′40″E (2) 29?50′21″N 122?06′30″E (3) 29?49′05″N 122?06′14″E (4) 29?48′46″N 122?04′45″E (5)
29?51′01″N 122?03′48″E (6) 29?52′23″N 122?07′03″E 第二片渔网区由以下五点围成:
(1)29?43′02″N 122?01′06″E (2) 29?40′50″N 121?59′56″E (3) 29?40′53″N 121?59′25″E (4) 29?42′10″N 121?59′38″E (5) 29?42′55″N 122?01′08″E 第三片渔网区由以下四点围成:
(1) 29?42′50″N 121?59′30″E (2) 29?43′59″N 121?59′30″E (3) 29?44′08″N 122?00′33″E (4) 29?43′15″N 121?00′37″E
渔网的分布可能因水流、渔民收放等因素产生变化,各船舶航经该水域时应保持正规瞭望,特别警慎驾驶。
附件二:
宁波、舟山沿海渔船、渔具渔法及其分布特点
宁波、舟山沿海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洋捕捞作业渔区,渔场密布,渔场分布随鱼群回游迁移,变化复杂。鱼汛期间,舟山本地籍和外地籍渔船云集,渔船活动极为频繁,常年作业的渔船,一般在5000艘(组)以上,是中国沿海渔船最为密集区域。渔业是舟山传统支柱产业,海上捕捞更是舟山渔业的强项,目前登记在册的捕捞渔船约10000
艘,渔运船、渔油船等渔业辅助船约1200 艘,未登记在册的小渔船为数甚多。2006年捕捞总量 98 万吨,产值 64.88 亿元。舟山渔场常见的捕捞方式有:灯光围网、双拖、单拖、拖虾、帆张网、蟹笼、流网、海底串和小宗张网等九种。在这九种作业方式中,其渔具对航行有明显影响的有三种,即灯光围网、帆张网和小宗张网。
1、灯光围网:灯光围网分为机轮围网和群众灯光围网二种,机轮围网属于过滤性的围旋渔具,是以长条形的网翼包围鱼群,使网翼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近似圆柱体的网墙,当鱼群被包围后,逐渐收拢网具底部,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从而达到捕捞目的。具有生产规模大,鱼汛时间集中,网次产量高等特点。群众灯光围网,系单船无囊围网,是利用捕捞对象的驱光习性,借助于灯光诱集后进行围捕的一种渔具。每作业组一般由网船(有的配以煨船)和两灯艇组成。
(1)机轮围网:
东海渔场的机轮灯光围网网具长度分布在980—1200米,高度分布在240—350米,作业网圈直径可达350米。渔具构造如下图所示:
图2—1 机轮围网网具结构形式(单翼式)
1—网头绳;2—前网头;3—取鱼部;4—翼网;5—上缘网;6—上纲;7—浮子;8—后网头;10—取鱼部吊纲;11—括纲;12—底环;13—底环纲;14—沉子;15—下纲;16—下缘纲
通常,机轮灯光围网由一艘网船,二艘灯船和一艘渔运船组成。网船一般为8102型钢质渔轮,全长38.90米,型宽7.00米,型深3.75米,排水量325吨。主机型号6300ZC,功率为600马力,航速12.5节。作业人员28,32人。灯船一般为814型钢质渔轮,全长26.50米,型宽5.36米,型深3.06米,排水量146吨。主机型号为6250Z,功率450马力,航速11节。每艘灯船作业人员6,8人。作业方法分“起水鱼群捕捞”、“瞄准捕捞”和“光诱捕捞”三种方式,
其操作方法虽略有差异,但作业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步骤有:诱鱼,送鱼,放网,起网,取鱼等。机轮围网渔场可分长江口舟山渔场(包括鱼山渔场)、东海外海渔场、澎钓渔场(包括闽东和温台渔场)、大沙渔场(包括连东和沙外渔场)。捕捞对象以鲐鱼,蓝圆和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为主,其他有竹荚鱼、乌鲳等。其中,长江口舟山渔场作业时间为每年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作业范围为186、178、179、170、171、187、192、193等渔区。东海外海渔场作业时间为每年的6下旬至10中下旬,作业范围为1664、1735、1814、1815、1893、1953、2012、
2013、2014、2081、2082、2083、2084、2161、2162、2163、2164、2251、2252、2253、2431等渔区。
网船识别标志:?甲板上配有灯诱设备2000瓦水上白炽灯4盏,50000瓦水下白炽灯4盏。?作业时垂直显示上红下白环照灯各一盏,在网具伸展方向显示环照白灯一盏。
灯船识别标志:甲板上配有灯诱设备2000瓦水上白炽灯6盏,5000瓦水下白炽灯6盏。
(2)群众灯光围网:浙江沿海群众灯光围网主要分布在舟山、宁波、台州等地,以宁波、舟山沿海为主。近年来,随着近海底栖渔业资源的衰退,中上层渔业资源的饵料和生存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灯光围网船组数量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浙江沿海群众灯光围网船组数达600余组。目前普遍使用的网具规格为367.0m×130.0m、750.0m×245.0m、850.0m×272.5m 三种。
网船通常为钢质渔船,船长30,40m,船宽5.5,6.8m,主机功率一般为320,450马力,航速9,12节。
灯艇通常为钢质小艇或玻璃钢小艇,全长约6米,型宽约1.8米,型深约1米,推进动力一般为9.8千瓦的小柴油机。
识别标志:?甲板上配有灯诱设备有2000瓦水上灯100盏,或1000瓦水上灯200盏。2000瓦水下灯8盏。?作业时垂直显示上红下白环照灯各一盏,在网具伸展方向显示环照白灯一盏。
群众小灯光围网作业渔场为:宁波、舟山沿海海礁东北至鱼山东南,以海礁至洋鞍山渔场为主,即186、187、180、181、170、171等渔区,水深30米至60米,一般在40米至50米海域。渔期7月中旬至10月中旬,以8月至9月为盛渔期。捕捞对象以鲐鱼,蓝圆鲹和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为主,其他有竹荚鱼、乌鲳等。
2、帆张网:
帆张网属大型单锚张网,1984年始仿效南韩渔民作业方式,多见于沿海各省。该网网口迎流面积大,适应渔场范围广,适捕对象多,主动灵活,捕捞效率高,操作安全方便,能耗省,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渔具由日式横杆二齿铁锚、纲索、浮子,帆布、网衣等几部分组成。浮绳材料采用聚丙稀,八股辫编。主浮绳俗称“倒拔”,规格为Φ80mm,长85m,其作用主要是起放铁锚。副浮绳规格为Φ32 mm,长为80m,其主要作用稳定空纲与叉纲。空纲规格为Φ50mm,长150m。叉纲规格为Φ26mm,长为130m。引扬纲规格为Φ28,32mm,长为170,220m,其主要作用是收取渔获物。收铁链绳规格Φ26,30mm,长60,70m,作用是收放下纲铁链。收帆布绳规格Φ30mm左右,长70,80m,共2条,其作用是控制网口高度。帆张网网衣主尺度由于受地方差别等原因有所不同,有:2040目×500mm、2400目×500mm、1780目×500mm等。
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