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产状、性质; 2.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3.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高密度4.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电阻率埋深,判断充填物性质; 法 5.探测松散层厚度、岩性、咸淡水的空间特征; 6.确定海水入侵的界线; 7.探测隐伏浅层古河道的位置、形态特征。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延伸。 音频大2.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 地电场3.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 法 1.地形无剧烈变化,要求有一定场地条件。 2.勘探深度一般较小,〈60m。 兼具剖面、深测功能,装置形式多样,分辨率相对较高,质量可靠,资料为二维结果,信息丰富,便于整个分析。定量解释能力强。 成本较高。 1.受地形、场地限制小; 2.天然场变影响较大时不宜工作; 3.输电线、变压器附近不宜工作。 仪器轻便,方法简单,适合地形复杂区工作,资料直观,以定性解释为主,适于初勘工作。成本低。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延伸; 1.地形相对平坦; 2.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大致埋深及2.强游散电流干扰区不宜电磁感充填性质; 工作。 应法 3.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 电 磁 法 对低阻体较灵敏,方法组合较多,可针对不同地质体采用不同方式探测,资料结果较复杂,以定性解释为主。成本低。 被动源电磁法,较轻便,受地形限制较小,以定性解释为主。成本低。 工作简便,效率高,勘探分辨率较高,受地形限制小,但在山区受静态影响严重。成本适中。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延伸; 甚低频2.探测岩性接触带的位置; 电磁法 3.探测隐伏洞穴位置、判断充填性质; 4.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产状、性质; 2.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及电磁测充填物性质; 深法 3.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4.探测地层结构、岩性特征; 5.测定松散层厚度、岩性结构; 6.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产状、性质; 2.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其厚度、基岩面形态; 3.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瞬变电4.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及磁法 充填物性质; 探测第四系地层厚度、岩性结构及含水层(组)特征; 5.探测咸淡水平面分界、纵深变化特征; 6.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 1.有效勘探深度较小,一般数十米; 2.受电力传输线干扰易形成假异常。 1.适于地表岩性较均匀地区; 2.电网密集、游散电流干扰地区不宜工作。 1.受地形、接地影响小; 2.电网密集、游散电流区不宜工作。 静态影响和地形影响较小,对低阻体反映灵敏,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成本适中。 1.探测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 1.受地形、场地限制较小;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2.探测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2.勘探深度较小,最大深适用范围广。成本较探地雷3.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度30~50m。 高。 达 4.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 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 23
1.探测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 2.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浅层地3.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 震 探测第四系地层厚度、岩性结构及含水层(组)特征; 弹4.探测隐伏古河道位置、形态。 性波1.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法 2.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 瑞雷波3.探测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法 1.人工噪音大的地区施工难度大; 2.要求一定范围的施工场地。 对地层结构、空间位置反映清晰,分辨率高,精度高。成本高。 1.受地形、场地条件限制较小; 2.勘探深度较小,目前一般在30~50m左右。 适合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工作,特别是对浅部精细结构反映清晰,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 资料直观。成本适中。 属近源探测,准确性较高,适合对重点部位地质要素的详细了解,资料结果比较直观、精确。成本较高。 适合对重点部位地质要素的勘探,资料准确、直观。成本较高。 1.探明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产状; 电阻率2.探明隐伏洞穴的位置、空间形态、层析成充填性质。 像 1充水(液)孔、孔内无套管。 2.井-井探测有效距离小于120m; 3.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1.孔内无套管; 2.井-井探测有效距离一般在100m以内; 3.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1.探明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产电磁波状; 层析成2.探明隐伏洞穴的位置、空间形态、充填性质。 层像 析成1.探明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 像 2.探明隐伏洞穴的位置、空间形态。 法 地震层析成像 1.钻孔的激发、接收条件适合对重点地质要素要尽可能一致; 的了解,资料准确、2.可在井管孔中施工; 直观。成本较高。 3.井-井探测距离小于120 m; 4.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为无损检测工作,孔内工作激发比较简单,可测声波参数多,信息量大。成本较高。 方法简便,限制少,适于普查工作。成本低。 方法简便,资料直观,效率高,适于普查工作。成本低。 测量条件简单,资料分析难度较大,适合于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成本高。 1.探明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埋深、1.受发射能量限制,井-井形状; 跨距一般较小,最大约声波层2.探明地下洞穴的位置、埋深、形状。 30~50m。 析成像 2.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探测隐伏断层的位置、分布。 氡气法 放射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 性及汞气测2.探测地下洞穴的位置。 其量 它方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 法 微重力2.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埋深。 测量 1.受地形、场地、环境的限制小; 2.测点尽可能避开近期的人工扰动地段。 1.受地形、场地、环境的限制小; 2.取样点避免近期的人工扰动。 1.要求精确的测地工作; 2.不受场地、环境限制,在坑道、平洞中可开展工作。
7.3.4.2水文测井
(1)基本要求
①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评价水文地质条件,为取得有关参数提供依据。 ②测井一般在裸孔中进行,应采用多种测井方法进行对比或补充。
24
(2)测井方法选择
水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主要测井方法有电阻率测井法、放射性测井法、参数测井法、井下电视等,见表5。根据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优选。
表5 水文地质钻孔主要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一览表
电阻率测井 放射性测井 解决问题 1.确定第四系地层岩性及厚度; 2.划分咸淡水界面; 3.确定松散层岩性、厚度等。 1.确定第四系地层岩性、厚度; 2.确定松散层地层厚度,判断岩性。 1.确定松散地层岩性、层厚度; 2.探测地层渗透性、孔隙度等。 应用条件 经济、技术特点 在充水(液)孔中测试。 电极组合方式较多,资料解译简单、成熟。 1.干、充水(液)孔中方法简单、资料直观。 测试; 2.孔内无套管。 1.干、充水(液)孔中对地层微观结构灵敏,可测试; 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如渗2.孔内无套管。 漏率、持水性等。 信息量大、直观,能提供彩色井壁图像,利于分析。成本适中。 参数测井 井下电视 1.了解钻孔内岩石破碎带的发育特征、状况; 1.干孔、清水孔; 2.了解钻孔内洞穴的位置、形状及发育特征。 2.孔内无套管。 7.3.5 水文地质钻探
7.3.5.1钻探的目的任务
(1)探明地层剖面及含水层岩性、厚度、埋藏条件、水头(位);
(2)采取岩土样和水样,确定含水层的水质,测定岩土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 (3)查明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4)进行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含水层的各种水文地质参数;
7.3.5.2钻探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及要求
(1)勘探孔布置,应在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和充分利用以往勘探孔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物探资料,合理布置勘探线和勘探网。
(2)每个钻孔的布置必须目的明确,一孔多用,并进行充分论证。
(3)勘探孔的布置必须满足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专门任务的需要。 7.3.5.3 钻孔技术要求(表6)
表6 钻孔主要技术要求一览表
项 目 孔深 技 术 要 求 钻孔深度应钻穿主要含水层或含水构造带 终孔直径,松散层钻孔孔径不小于Ф200mm;基岩裸孔试验段孔径不小于Ф190mm;泵室段直径应比抽水设备外径大Ф50mm 根据地层性质、水源条件、施工要求、钻进方法、设备条件等正确选择空气、泡沫、清水或清水基冲洗液作为钻探冲洗介质 1、钻孔都应采取岩芯,一般粘性土和完整基岩平均采取率应大于70%,单层不少于60%;砂性土、疏松砂砾岩、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平均采取率应大于40%,单层不少于30%。无岩心岩芯 间隔,一般不超过3m。对取心特别困难的巨厚(大于30 m)卵砾石层、流沙层、溶洞充填物和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无岩心间隔,一般不超过5m,个别不超过8m。当采用物探测井验证时,采取率可以放宽; 2、岩芯应填写回次标签并编号,装入岩芯箱保管;3、岩芯应以钻进回次为单元,进行地质编录; 4、终孔后,岩芯按设计书要求进行处理 孔径 钻进冲洗介质 25
项 目 取样 孔位 止水 技 术 要 求 按设计书要求采取地下水、岩、土等测试样品 勘探钻孔应测量坐标和孔口高程 分层或分段抽水试验钻孔,均应按设计书和技术要求进行止水,并应进行止水效果检查 水文地质试验孔均应进行洗孔与试抽对比。用活塞洗孔时,活塞的提拉,一般自下而上进行,每段提拉时间根据含水层岩性与水文地质条件而定,一般不小于0.5h。洗孔试抽对比,即洗孔试抽洗孔与试抽 两次,每次试抽时间应不少于2h,在同一降深时,前后两次单位出水量变化不超过10%;且在试抽结束时,用含砂量计测定泥浆沉淀物≤0.1?,即可认为洗孔合格,否则,应重新洗孔和捞砂。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清楚的地区,当进行洗孔试抽之后出水量达到预计出水量要求或与附近水井出水量相一致时,可不进行洗孔试抽之对比 1、每钻进100 m和钻进至主要含水层及终孔时、钻孔换径、扩孔结束和下管前,均应使用钢卷孔深与孔斜 尺校正孔深。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二 2、每钻进100 m和终孔时,必须测量孔斜。孔斜每100 m不得超过1°,可以递增计算。采用深井水泵抽水井,泵管段不得大于1°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所有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必须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1、观测孔内水位、水温变化; 2、记录冲洗液漏失量;3、记录钻孔涌水的深度,测量自流水头和涌水量;4、记录钻进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7.3.5.4水文地质钻探成果 所有钻孔钻探试验结束后,均应提交单孔竣工报告,并提交以下资料: (1)钻孔设计书;
(2)钻孔成果综合图表; (3)岩心检验记录表; (4)止水检查记录表; (5)测斜记录表; (6)校正孔深记录; (7)洗孔记录表;
(9)探采结合孔下管记录表; (8)抽水试验记录表;
(9)抽水试验成果表;
(10)水质分析报告表、岩土测试分析成果表; (11)水文物探测井解释图表及测井曲线图; (12)水、岩、土样取样记录表与委托书; (13)钻孔终孔验收书;
7.3.6水文地质试验
7.3.6.1抽水试验
(1)抽水试验的任务
①确定各含水层的富水性或出水能力;
②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导压系数(a)、给水度(μ)等;
③判断地下水运动性质,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④判断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性质及位置;
26
(2)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①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以带观测孔的非稳定流抽水为主,稳定流抽水试验为辅; ②抽水试验孔一般宜采用完整井型。
③抽水试验一般宜利用机民井或天然水点作观测点;当需布置专门的抽水试验观测孔时,观测孔布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确定。
④对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控制意义的不同含水层(组)的典型地段,应有抽水试验工作控制。
⑤一般抽水试验不必做复杂的大规模的群孔抽水,以单孔抽水多孔观测为主。 ⑥工作区有多个强含水层时,应布置少数的分层抽水试验。 ⑦在抽水试验前、中、后采取水样,确定抽水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3)抽水试验类型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以带观测孔的非稳定流抽水为主、稳定流抽水为辅。
(4)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和稳定标准
①按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一般进行2~3次水位降深,其中最大降深值应视抽水设备能力确定。每次水位降深、降深与涌水量需保持相对稳定8-24小时。
抽水试验水位下降稳定标准:
稳定时间内,主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水位降低值的3-5cm,观测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2-3cm。 主孔涌水量波动值不能超过平均流量的3%。
②按非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非稳定状态延续至s-lgt曲线呈直线延展时,其水平投影在lgt轴的数值(单位为分或秒)不少于两个对数周期。抽水孔涌水量应基本保持常量,波动值不超过正常流量的3%,当涌水量很小时,可适当放宽。
(5)抽水试验原始资料与成果
①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现场应绘制流量、水位、水温等历时曲线。
②现场应绘制s-lgt、lgs-lgt曲线,有多个观测孔时,还应绘制s-lgr曲线。
③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对所有观测资料进行检查、校核,绘制各种关系曲线图,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编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编写抽水试验工作小结。
④采用抽水孔抽水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时,应消除井损的影响。 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按GB J27执行 7.3.6.2试坑渗水试验
(1)试坑渗水试验的目的任务
试坑渗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岩层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 (2)试坑渗水试验的方法
最常采用的是试坑法、单环法和双环法。 (3)试坑渗水试验的资料成果
①试坑平面位置图;
②水文地质剖面图与试验安装示意图; ③渗透速度历时曲线; ④渗透系数的计算; ⑤原始记录表格等。
试坑渗水试验具体要求参照水文地质手册相关内容。
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7.3.7.1 目的与任务
(1)测定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毒理指标、细菌指标、放射性指标,为水质评价提供依据;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