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NYT5155—2021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NYT5155—2021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无公害养殖环境条件、苗种采集、苗种质量和养成操作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近江牡蛎半人工采苗、垂下式养成,滩涂养成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154 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 3 采苗

3.1 采苗场环境条件 3.1.1 场址

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有天然或人工养殖近江牡蛎的河口两侧滩涂或内湾,没有污染源。干潮水深10 m处至每月干露不超过15 d、每天干露不超过4 h的潮间带滩涂。 3.1.2 水质

采苗场周围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采苗场水质符合NY 5052的规定。 3.1.3 底质

泥沙底、泥底、沙泥底和岩石底质。 3.1.4 盐度

采苗季节盐度范畴:3.87~19.61。 3.1.5 水温

采苗季节水温范畴:24℃~31℃。 3.1.6 场地预备

滩涂场地,分幅插标,每幅1 hm2,挖滩筑哇,人工清除有害生物和杂物;深水场地,划定范畴,插竹标志。 3.2 采苗时机

在近江牡蛎繁育季节(5月~8月),每三天测量采苗海区海水盐度、观看亲贝排精产卵情形、拖网镜检近江牡蛎幼虫量,当满潮时底层海水的盐度降到15.67以下时:

——丰满、乳白色的亲贝软体部变成消瘦而透亮时,8 d~10 d内投放附苗器进行采苗; ——壳顶期幼虫数量达到25个/m3~60个/m3时,5 d~8 d内投放附苗器进行采苗。 3.3 附苗器 3.3.1 种类

附苗器有水泥柱、水泥片、胶丝水泥绳等,亦可因地制宜地采纳来源丰富、经济耐用的器材;严禁使用有毒材料。

3.3.2 投放量

水泥柱(4.5 cm×5 cm×50 cm)12支/m2~18支/m2,水泥片(12 cm×12 cm×1.3 cm)15片/m2~25片/m2,胶丝水泥绳(0.8 cm~1 cm,长80 cm)30支/m2~45支/m2。 3.4 采苗方法 3.4.1 伞形采苗法

适用于潮间带滩涂采苗场。中间一支水泥柱,插植深度为15 cm~20 cm,其余围绕中间一支搭成伞形(称一“丛”),插植深度5 cm~10 cm,约成60℃角。“丛”成行排列,走向与潮流的流向一致。 3.4.2 “井”字形采苗法

适用于岩石等硬底质采苗场。水泥柱“井”字形堆放,每堆放柱4层~10层,每层2支。

3.4.3 垂下式采苗法

适用于潮间带下区至干潮水深10 m处的采苗场。第一用栅架、浮筏等搭建台架,然后将附苗器吊挂在台架上。 3.5 成效检查

定期下海检查,清洗污泥,观看计数蛎苗附着量,若蛎苗附着太少应清理附苗器再采。 4 苗种

4.1 质量要求 4.1.1 规格

壳长5 mm以上。 4.1.2 附苗密度

附苗器上平均附苗密度以0.2粒/cm2为宜。 4.1.3 感官指标

4.1.3.1 附苗器附苗平均。

4.1.3.2 单个水泥柱、不泥片、胶丝水泥绳上附苗量分别超过40粒、23粒、18粒的附苗器应占相应附苗器90%以上。

4.1.3.3 苗种颜色以褐红色为主,平贴生长,壳缘不翘起。

4.1.3.4 附苗器上其他附着生物的附着面积占附苗器总面积10%以下。 4.2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把待检样品置于暂养池或暂养缸内,逐个观看检验。 4.3 检验规则

4.3.1 苗种销售交货时应检验,检验项目按4.1执行。 4.3.2 组批规则

以一次交货出售为一批。 4.3.3 抽样方法

对一个检验批多点随机取样,分上、中、下附着器各抽样10个,抽样数量许多于100个附着器。

4.3.4 检验结果判定

通过检验,如有不符合4.1规定的质量要求,应对原检验批次加倍取样进行复检,经复检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苗种不合格。 5 养成技术

5.1 养成场环境条件 5.1.1 场址

风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潮间带下区至浅海区水域。

5.1.2 水质

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 5.1.3 底质

泥沙底、泥底或沙泥底质。 5.1.4 水温

6℃~32℃。 5.1.5 盐度

6.49~32.74。 5.2 放养时机

蛎苗附着后在采苗场暂养3~6个月,长至壳长5 mm以上时转移至养成场养成。 5.3 养成方法 5.3.1 栅架式

适用于潮间带下区至干潮水深小于2 m的水域。栅架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水泥桩或木桩、圆木、竹等搭成。吊养,苗串间距30 cm~40 cm。 5.3.2 浮筏式

适用于干潮水深4 m以深,风浪小,较安静的内湾。浮筏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圆木、毛竹、浮筒、缆绳、铁锚等构成。吊养,苗串间距20 cm~40 cm。 5.3.3 延绳式

适用于干潮水深大于4 m的近海养殖区。台架由桩、橛缆、浮绠、中绳、横缆、浮子等构成。吊养,苗串间距20 cm~40 cm。 5.4 治理工作 5.4.1 调剂密度

附着器上近江牡蛎密度:水泥柱25粒/支~50粒/支、水泥片15粒/片~29粒/片、胶丝水泥绳12粒/条~23粒/条。 5.4.2 养殖区布局

养殖场地每公顷为一个养殖单元,区间距离10 m~25 m,养殖实际利用面积占水域面积的15%~25%。 5.4.3 日常治理

5.4.3.1 清除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

捕捉清除肉食性腹足类、惊吓或诱捕肉食性鱼蟹类、洗刷清除附着生物等。 5.4.3.2 调剂养殖水层

附着生物大量附着季节,适当下降水层。 5.4.3.3 防台风

台风来临前,做好加固、转移等工作,亦可将蛎串沉入海底,等台风过后再重新安置。 5.4.3.4 应急处置

当毗连或养殖海区有赤潮或溢油等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转移,假如已受到污染,应就地销毁。 6 育肥

6.1 育肥场环境条件

海湾上段或接近河口的地点,其他条件与养成场相同。 6.2 育肥时机

收成前1~3个月;转移须躲开繁育期。 6.3 育肥方法

将近江牡蛎从附着器上剥下运至育肥场,壳顶打孔穿成串或用水泥粘在绳上,吊养,育

NYT5155—2021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NYT5155—2021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无公害养殖环境条件、苗种采集、苗种质量和养成操作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近江牡蛎半人工采苗、垂下式养成,滩涂养成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pn2d0ejn99lpyv23wwc1symv1jox50077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