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概论复习重点
题型:1、单选:10*1 2、多选:10*1 3、判断:10*1 4、名词解释:5*4 5、简答题:4*6 6、论述题:16分 7、案例分析:10分 名词解释:
1、风险: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2、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指引起财产损失或生命健康受损的偶发事件。
3、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损失频率或扩大损失程度的要素。 4、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手段对风险实施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5、保险深度:保险深度指的是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即保险费收入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6、保险密度:保险密度值得是人均保费数量。
7、保险: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8、保险本质:保险本质是指参与分摊损失补偿的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9、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合同责任作为承保责任的一类风险。
10、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11、财产保险:财产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而遭受经济损失是给予补偿的保险。
12、再保险:再保险也称分保,是对保险人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进行保险的行为。 13、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是以商品赊销和信用放贷中的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致损失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即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
14、保险合同:保险合同也称保险契约,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一种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15、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损害或丧失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及因保险事故的不发生使保险标的安全而受益。
16、权利代位:权利代位即追偿权的代位,是指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17、物上代位:物上代位是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发生全损或推定全损,保险人在全额给付保险赔偿金之后,拥有对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即代位取得对受损保险标的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物上代位也叫所有权代位。
18、委付:委付是指保险人同意将受损的保险标的视为推定全损,在补偿被保险人全部损失的同时,获得该受损标的物的所有权。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可以通过对标的物的处理,接受大于赔偿金额的收益。
19、保险费:保险费是投保人为转移风险、去的保险人在约定责任范围内所承担的赔偿(或给付)责任而交付的费用,也是保险人为承担约定的保险责任而向投保人收取的费用。 20、保险费率:保险费率是指单位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 保险营销:保险营销是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为客体,以消费者对这一特殊商品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转嫁风险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整体营销或协同营销的手段,将保险商品转移给消费者,以实现保险公司长远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21、核保:核保是一个审核决定的过程,即根据投保申请书、业务人员报告书、体检报告书、生存调查所提供的有关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信息资料,有核保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数理查定法,对被保险人的危险加以量化,依其危险程度,做出是否承保以及何种条件承保的决定。
22、理赔:理赔即处理赔案,实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发生的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履行经济补偿义务,对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进行处理的行为。 23、保险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而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基金。
24、保险市场:保险市场是实现风险转嫁和交易的场所及其相关活动的总称。 25、供需均衡:保险市场的供需均衡是指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保险供给恰好等于保险需求,即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达到均衡点。
26、保险政策:保险政策是政府为保险行业的健全发展所实施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27、保险监管:保险监管即保险监督管理,是指政府的监督管理部门为了维护保险市场的秩序,保护被保险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保险业实施监督和管理。 简答题:
1、简述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风险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风险载体。关系: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风险损失。风险载体是风险因素和风险损失的承受对象。 2、什么是可保风险?它具备哪些条件?
答:可保风险是指保险人可以承保的风险,即投保人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条件:(1)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2)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3)风险的发生必须时意外的。(4)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5)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3、三种经济补偿方式的比较。 答:(1)补偿基金的来源不同。以国家为主体的补偿方式中补偿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经济主体自保型后备基金主要来源与企业自身利润;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保费。(2)补偿范围不同。以国家为主题的补偿基金主要用于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救济、应付突然出现的紧急事件、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损失补偿;经济主体自保型后备基金只能补偿本企业发生的小规模灾害事故带来的少量损失,对于巨灾损失的补偿往往无能为力;保险基金则用于补偿
1专用性:保险后备基金的专保险合同中保险范围内的损失。(3)补偿的性质、特征不同。○
2科学性:保险后备基金的科学性最强 ○3盈利性:保险后备基金盈利性最好。 用性最强 ○
4、分析保险的功能。(此题可能出论述题 课本p54--57))
答:保险的特性决定保险的功能,保险功能是保险本质的客观反映。即保险功能决定了保险制度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也决定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1)经济补偿功能:经济补偿功能是保险的最基本
功能,具体包括分散风险的功能和损失补偿的功能。分散风险和损失补偿这两个只能是相辅相成的,损失补偿是保险的最终目的,分散风险是损失补偿的前提和手段。因此二者是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是保险本质特征的最基本反映。(2)资金融通功能: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使保险业参与到社会资金的整体循环过程中,在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同时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3)社会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信用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理论为保险业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拓宽了保险业的市场空间,提高了保险业的社会地位。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在保险的经济补偿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保险的派生功能,伴随着保险分配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5、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答:(1)促进改革(2)保障经济(3)稳定社会(4)造福人民 6、比较保险与类似经济行为的区别。
1经济范畴不同。答:(1)保险与储蓄的区别:○储蓄属于货币信用范畴,只能是自助的行为,
2需求动机不同。而保险必须依赖多数经济单位或个人才能实现,是一种联合互助行为。○储
蓄的需求动机一般是基于购买准备、支付准备和预防准备,而保险的需求则是基于风险事故
3权利主张不同。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以及发生时间和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储蓄是以存
款自愿、取款自由为原则,存款人对自己的存款有完全的随时主张权,而保险以投保自愿、
4运行机制的不同。退保自由为原则,但被保险人的主张权要受保险合同条件的约束。○储蓄
主要受利率水平、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流动性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无须采用特殊技术进行计算。保险行为主要受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影响,需要特殊的计算技
5行为后果不同。储蓄所获得的是确定的本利和。保险则是发生风险事故后,被保险人术。○
或受益人可获得超出其缴纳的保险费的几倍或几十倍的保险赔款。
1目的不同。保险的目的是基于人类互助合作的精神,谋求经济(2)保险与赌博的区别:○
2动机不同。保险以转移风生活的安定。而赌博是以小博大,基于人类的贪婪以谋求暴利。○
3机制不同。保险的风险是险为动机,利己不损人。而赌博以损人利己、冒险获利为动机。○
客观存在的,保险化的风险的不确定性为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以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赌博
4后果不同。是人为的风险,是将安全置于危险之中。○保险可以使被保人将大额的经济损失
变为小额的保险费支出,来转移、减少风险发生所造成的影响。赌博将金钱作为赌注,增加风险,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安定。
1权利义务不同。救济是一种基于人道主义的施舍行为,没有相(3)保险与救济的区别:○
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要受到合同的约束,保险关系当事人双方根据保
2救助方式不同。险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并分享相应的权利。○救济是单方面的他助行
3主张权为。保险是自助和他助相结合的行为,且以自助为基础,依据保险合同进行救助。○
利不同。救济数量可多可少,形式多种多样,接受救济者无权提出自己的主张。保险金的赔付或给付则必须按照合同履约,被保险人享有按合同约定主张保险金的请求权,如有异议还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或要求仲裁,以实现请求权。
8、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健康保险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根据保障范围不同,人身保险可划分为: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人寿保险是众多保险品种中最重要的一种,它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生死为保险事故的保险,也称为生命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以人的身体遭受意外伤害为保险条件的保险。健康保险是以非意外伤害而由被保险人本身疾病导致的伤残、死亡为保险条件的保险。(课本第四章)
9、比较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的异同。
答:(1)两者分保的比例不同。比例再保险是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分保的,非比例再保险不按固定的比例进行分保的;
(2)两者计算的依据不同。比例再保险是按照保险金额比例分担原保险责任的一种分保方法。非比例再保险是以赔款金额作为基础分担原保险责任的一种再保险方式;
(3)计算内容的涉及面不同。比例再保险中保额、保费、赔款按同一比例分担。非比例再保险只计算赔款额;
(4)采用的费率不同。比例再保险费率与原保费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非比例再保险采取单独的费率计算。
9、保险合同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答:保险合同也称保险契约,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一种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特征:(1)补偿性(2)属人性(3)射幸性(4)双务性(5)附合性(6)条件性(7)要式性 10、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和方法。
答: (1)文义解释原则。即按照保险合同条款通常的文字含义并结合上下文解释的原则。如果同一词语出现在不同地方,前后解释应一致,专门术语应按本行业的通用含义解释。(2)意图解释原则。指必须尊重双方当事人在订约时的真实意图进行解释的原则。这一原则一般只能适用于文义不清,条款用词不准确、混乱模糊的情形,解释时要根据保险合同的文字、订约时的背景、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定。(3)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对于单方面起草的合同进行解释时,应遵循有利于非起草人的解释原则。由于保险合同条款大多是由保险人拟定的,当保险条款出现含糊不清的意思时,应从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角度作解释。但这种解释应有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滥用,此外,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保险合同时,由保险人与投保人共同拟定的保险条款,如果因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方的过错,其不利的后果不能仅由保险人一方承担。如果一律作对于被保险人有利的解释,显然是不公平的。(4)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先批的解释原则。保险合同是标准化文本,条款统一,但在具体实践中,合同双方当事人往往会就各种条件变化进一步磋商,对此大多采用批注、附加条款、加贴批单等形式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正。当修改与原合同条款相矛盾时,采用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先批、书写优于打印、加贴批注优于正文批注的解释原则。(5)补充解释原则。指当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内容有遗漏或不完整时,借助商业习惯、国际惯例、公平原则等对保险合同的内容进行务实、合理的补充解释,以便合同的继续执行。
11、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有哪几种方式? 答:(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 12、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2)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上的利益。(3)保险利益必须是确定的利益。
13、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 答:最大诚信原则是世界各国立法对民商事活动活动的基本要求,是订立各种经济合同的基础。内容:告知、保证和弃权与禁止反言。 14、如何理解保险费和保险费率? 答:(1)保险费是投保人为转移风险、取得保险人在约定责任范围内所承担的赔偿(或给付)责任而交付的费用;也是保险人为承担约定的保险责任而向投保人收取的费用。保
险费是建立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保险人履行义务的经济基础。(2)计算保险费的影响因素有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及保险期限,以上三个因素均与保险费成正比关系,即保险金额越大,保险费率越高,或保险期限越长,则应缴纳的保险费就越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保险费的增减变动。保险金额单位一般为1000元或100元,所以保险费率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来表示。(3)保险费率一般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习惯上,将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的费率称为毛费率。纯费率也称净费率,是保险费率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据损失概率确定的。按纯费率收取的保险费叫纯保费,用于保险事故发生后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和给付。附加费率是保险费率的次要部分,按照附加费率收取的保险费叫附加保费。它是以保险人的营业费用为基础计算的,用于保险人的业务费用支出、手续费支出以及提供部分保险利润等。 15、简要概括保险定价的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方法。○2损益平衡定价法。答:(1)成本导向定价方法:○(2)竞争导向定价
1随行就市定价法。○2渗透定价法。○3弹性定价法。方法。○(3)客户导向定价方法。
16、保险核保的性质与作用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保险核保的性质是做事先的预测,保证每笔业务都符合保险人的经营方向和原则,业务来源有利于分散风险。 作用:(1)维护公平性。(2)维护安全性。(3)提高预防性,防止逆向选择。(4)提高可销售性。 主要内容:(1)承保选择:事前承保选择和事后承保选择。(2)承保控制:控制道德危险因素和控制心理危险因素。 17、保险理赔的概念与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保险理赔是保险补偿职能的具体表现。理赔,即处理赔案,实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发生的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履行经济补偿义务,对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进行处理的行为。作用:(1)保险理赔可以使被保险人遭受的损失及时得到补偿,从而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的职能和作用。(2)保险理赔可以对承保业务和风险管理的质量进行检验,为提高承保业务质量、改进保险条件,完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3)保险理赔还可以提高保险企业信誉,扩大保险在社会上的影响,促进保险业务的发展。 18、保险理赔有什么基本原则?一般程序有哪些? 答:基本原则:(1)重合同、守信用。(2)实事求是。(3)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一般程序:登记立案、初步审核、现场勘查、责任审定、损失赔偿计算和赔付、损余处理、代位追偿。
19、保险准备金的分类及其计提方法是什么? 答:分类:(1)按要求提存的约束力分:法定准备金、制定准备金和任意准备金。(2)按准备金的性质分:股东准备金、客户准备金和备抵准备金。(3)按计提基础分:税前列支准备金和税后列支准备金。 计提方法:(1)非寿险准备金的提取: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寿险准备金的提取: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赔款准备金、其他任意准备金。(课本:p210--211)
20、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说明保险机制的内容。
答:从微观角度看,保险机制可归结为保险企业经营机制。构造保险企业的经营机制,要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保险企业的产权必须明晰。产权明晰化的保险企业要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并走向市场,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保险企业经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从宏观角度看,保险机制作为一个动态结构体,包括风险选择机制、损失补偿机制和资金运用机制。
21、概述保险市场的主要模式,并思考我国保险市场的模式。 答:主要模式:(1)完全竞争模式。(2)完全垄断模式。(3)垄断竞争模式。(4)寡头垄断模式。我国的保险市场目前就带有寡头垄断的性质,正由寡头垄断模式向垄断竞争模式过渡。
22、影响保险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保险费率。○2偿付能力。○3互补品、替代品的价答:(1)影响保险市场供给的主要因素:○
4保险技术。○5市场的规范程度。○6政府的监管。格。○(2)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1风险因素。○2保险费率。○3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4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5文化传○
6经济制度。 统。○
23、概述保险监管的目标、原则与方式。 答:目标:(1)保证保险人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2)维护保险市场的秩序。(3)保证保险合同的公正和公平。原则:(1)坚实原则(2)公平原则(3)健全原则(4)社会原则。方式:(1)公示管理。(2)规范管理。(3)实体管理。 24、概述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答:(1)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内容。所谓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偿付能力大小以偿付能力额表示。从偿付能力额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一般可分为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和最低能力偿付额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包括偿付能力评估和偿付能力不足处理。(2)市场行为监督。保险市场行为监督是指对保险人的经营活动过程所进行的监督,包括保险机构监督、保险业务监督和财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