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思想史》读书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思想史》读书报告

读完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我对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有一个了粗略的认识。

这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跨越了几千年,脉络十分清晰,从文字中便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路和条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具体知识,更令我不断加深对中国思想史的了解,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以往了解中国思想历史时从没感受过的历史的连续性。

但是必须一提的是,这本书并不通俗,它的语言中含有的一些生僻的字眼和有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对我的阅读造成了一些阻碍。对于几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说,一旦耗费时间在理解语句上,对前后文的把握和对全文的整体理解就会受影响。因此通读这本书对耗费了我了过多脑力。或许这部书在著书时便定位为面向专业人士的书籍,但如果语言能更加深入浅出一些,或许会很适合成为一本通俗入门思想史著作。

读毕,我感觉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论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部书中贯穿了了一般思想史所没有的东西——“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这一点不仅在导论中详细地作出了解释,而且在通读全书时,我能感觉到这个概念是贯穿全书的。在这本书中,很难找到“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而是有一条历史的主线,围绕着“一般人的思想”,研究思想的延续、变化和发展。的确,思想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某一时间段的思想一定是和它前后的思想有所关联的。作为一个绵延

数千年的文明,中国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沿着一条主线发展的。即使是我们今天的许多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蕴含了之前数千年中每一个时间片段中的思想的影子。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突出了“历史”的主线,所以虽然历史的框架十分清晰,但一些具体的知识的介绍却并不详尽。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不得不查阅大量资料,由于时间紧迫,也并没有充分记住。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也许还要读另外的一些相关著作。

另外,对于一些因为我们平时不常接触而不很了解或者产生混淆的概念,这本书也做出了介绍。例如我以前从没了解过的玄、道、心等概念,在这本书中都有解释,而我一直感兴趣的有关先秦时代的知识也十分丰富。这些知识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的历史了解不再局限于高中教材和通俗读物。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一些新评价,也打破了之前我心中的一些固有观点。

因此,阅读这本书是令我受益匪浅的。它的益处不仅在于它提供的大量知识,更在于它的写作方法,正如导论中所分析的那样。作者独辟蹊径的写作方法,刷新了我对历史的观点,同时打破了我从前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思考方式。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总的看法。下面我会着重表达一下对本书的导论的看法。

之所以决定着重写导论,首先是因为相比于其他部分而言,我读

导论比较细致。由于时间不是很充裕,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将这部1000多页的书通篇细读一遍,因此只能认真地阅读了两遍导论,而将后面的正文略读而过,这导致我对导论的理解比较深刻。再加上我在正文中并没有发现能充分吸引我的部分,反而是这篇提供了许多新思路的导论吸引了我的注意。因此导论部分是全书我最感兴趣,也是了解最详尽的部分。

另外,这部书的导论与其他书不同。它似乎并不仅仅是用来引出正文的一个引子,而是作者发表自己对思想史的理解的一个平台。它的内容自成一个部分,可以成为一本篇幅较短的书了。同时,作者在导论中阐述的观点是贯穿全书的,从全书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得到印证。因此我认为,深刻理解导论,是阅读本书的前提。

《导论》全篇,都是关于“思想史的写法”的论述,交代了作者著书的方法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研究问题时方法论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有时同样的材料,在历史研究中则是史料,在不同人的手中,不同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效果也是相当不

同的。因此《导论》中阐述的这种创新的方法论,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相信用这样全新的方法论,可以发掘出新的内容来。导论本身,即编著这部书的方法论,就是作者在著书时最大的创新之处。可以看出,在撰写思想史的过程中,作者始终关注着“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这是与以往撰写思想史不同的途径。

“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在社会思想中占主体的那些思想,而不是一定

程度上与社会脱节的精英思想。它大体由启蒙教育、生活知识的来源、思想传播的途径等构成和影响。“一般知识和思想”,作为一个时代中广受认可的,和社会运转、发展息息相关的,通过各种方式代代延续和变化的知识和思想,构成的是指导生产活动的最简明而直接的思想,是对这个世界最有效的理解方式。它解释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现象,指导着人们的行动,是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生活的规则和理由。“一般知识和思想”是“日用而不知”的,它缓慢地运动着,而不像“精英的思想”一般激烈地变化;它与物质世界息息相关,蕴含在大量的史料中,而“精英的思想”却往往与历史发展脱节。它是直接的,而“精英的思想”在历史中成为了间接。

这部以“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组成的思想史,展示的正是历史舞台本身,而不是活跃于其上的一个个人物、事件。

而思想史的连续性,是令我格外注意的问题。

以往接触过的与思想史相关的知识,往往给我一种断续的感觉,然而作为对社会运转有指导作用的“思想”,它应该是连续的、绵延不断的。并不仅仅是过去固有的思想资源对后代的思想产生一些“影响”,而是这些固有的思想资源本身被不断地诠释,不断融合新的内容而发展,“过去的思想”在思想发展中起的并不是辅助作用,它们就是思想发展的主体。

《中国思想史》读书报告

《中国思想史》读书报告读完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我对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有一个了粗略的认识。这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跨越了几千年,脉络十分清晰,从文字中便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路和条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具体知识,更令我不断加深对中国思想史的了解,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以往了解中国思想历史时从没感受过的历史的连续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pkb20gw4h6vudb8bhn079ew80o9bl00sc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