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文化
综合考试大纲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因此该考试须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文化综合考试大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语文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数学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数学符号使用现行国家标准);英语部分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制定。
文化综合为一份试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总分210 分,其中语文、数学各90 分,英语3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一部分语文
一、 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汉字
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 ②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A
(2)词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D (3)句子
1 / 15
① 辨析、判断病句。D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② 变换句式。D
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包括“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以及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的变换。 ③ 根据语言环境仿句。D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
(5)鉴别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D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比拟、设问、反问、排比、对偶。 (6)扩写语句,压缩或概括语段。D 2.文学常识
(1)识记中国、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代表作及作品中的典型人物。A (2)识记一些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A (3)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点。B 3.古代诗文阅读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其能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古今词义的区别。B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之、其、而、则、乃、以、于、为、安、耳、夫、盖、何、焉、矣、哉、乎、也、所)。B
(3) 理解与鉴别不同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包括动宾和介宾前置)、定语后置句。B
(4) 理解与鉴别不同的文言词类活用。B (5) 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句子。B
(6) 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C
(7) 赏析浅易的古典诗词。包括字词含义及画面形象、思想内容及情感抒发、语言品味及修辞手法、构思技巧及诗歌风格等。E
4.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B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C
(3)概括、评析文章的基本观点或文章主旨。C、E (4)简要分析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C、E (5)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①
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朴实、幽默、富有文采等)C、E
2 / 15
②
③
用。C、E
④
辨析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C、E
辨析文中语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及综合运掌握文章的文体特点(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方法;把握议论文三
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分析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手段——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情节的安排——顺叙、倒叙、插叙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加深主题、渲染气氛所起的作用;能找出结构散文的主要线索)。C、E 5.写作
能写一般性的记叙文、说明文及常见的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范围:
通讯(通讯报道)——对现实生活中有报道价值的人和事作真实报道。
短评——对一件事、一个观点、一种思想行为、一种风气等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评论。 个人总结——对过去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中所取得成绩、存在的缺点和找出的经验教训作具体归纳。
书信——包括一般书信(如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交流思想、商量工作、研究问题的书信)和专用书信(重点是: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决心书、贺信、挑战书、应战书)。
(1)记叙文考试要求 D
① 可以记人为主,也可以叙事为主。
② 叙事应有条理,有详略;抒情、议理应寄于人、事、物上,避免空洞。 ③ 能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④ 语言力求生动,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抒情和议论。 ⑤ 内容积极健康。
⑥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2)说明文考试要求 D
① 能准确介绍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 ② 说明顺序要合理,要符合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 ③ 说明的主次、详略得当,中心意思表达突出。 ④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3)应用文考试要求 D
① 格式规范。
② 称谓及其用语正确、得体。 ③ 文章目的、要求明确。 ④ 内容符合事理。
3 / 15
⑤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字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考试用时约70 分钟。 2.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和写作题。满分90 分,试卷结构如下表:
题型 题量 7 单项选择题 3 小题分 分值 3 3 考试内容 21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 9 文言文阅读 综合题 写作题 合计 7 1 18 / 30 / 1.文言文句子翻译;2.语言表达应用;30 3.古代诗歌鉴赏;4.现代文阅读。 30 书面表达 90 四、补充说明
各校复习备考在自己选定的教材基础上,增补如下文言文阅读考查篇目: 《劝学》荀子 《过秦论》贾谊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师说》韩愈 《前赤壁赋》苏轼 《促织》蒲松龄
第二部分数学
一、考试要求
数学科目考试的宗旨是:测试考生的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中学数学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按照知识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2.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3.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
4 / 15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1.集合与充要条件
(1) 理解集合,元素,数集,空集,有限集,无限集,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
(2) 了解集合中元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的概念. (3)了解元素与集合的字母表示及关系符号.
(4) 了解常用数集、空集、全集的字母表示. (5) 掌握集合的列举与描述表示法. (6) 了解平面内点集的表示法.
(7) 掌握集合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关系符号. (8) 掌握交集、并集、补集的表示法. (9) 掌握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及性质. (10)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11)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2.不等式
(1)掌握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2)了解不等式加法、乘法、传递的基本性质.
(3)理解区间、区间的端点、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区间、有限区间、无限区间的概念. (4)掌握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区间、有限区间、无限区间的表示. (5)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 (6)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x
a、x a、x a、x a、axbc、axbc、
axbc、axbc(a0,c0)的求解.
(7)掌握不等式解集的区间表示. 3.函数
(1) 理解函数、自变量、定义域、值域、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增区间、减区间、奇偶性、对称轴、对称中心、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分段函数的概念.
(2) 掌握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3) 了解函数概念中两个要素的运用. (4) 了解平面内任意点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5) 掌握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判断.
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