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专题一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时政背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的概括,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列,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既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发展,又表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目标和方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
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决定》强调了“知识、技术、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反映了现代经济中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决定》首次增列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反映了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现,成为最具时代特征新生产要素的重要变化。要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数据权属、公开、共享、交易规则,更好实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数字经济“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时代,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从投入阶段发展到产出和分配阶段。
【时政术语提炼】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3.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
5.以信用建设为重点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6.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理论角度】
(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为主体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2.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1)为什么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国有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2)怎么做
①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1
②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把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3.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4.为什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怎么做?
(1)为什么①根本原因: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的开拓等发挥重要作用。
(2)怎么做①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要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②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③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认识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5.怎样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 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等,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4)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5)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因: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为什么目前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收入分配公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 (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④ 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⑤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⑥是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的体现,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现代化经
2
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怎样完善收入分配方式?
①(生产决定分配,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 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 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 配差距。
⑤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
收入差距过于悬殊。
⑥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④新教材有调整的说法,可以参考: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4.为什么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
(1)必要性: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作用/意义
①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
②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
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
5.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②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等、权责清断、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
6.如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3)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
(4)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 (5)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6)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为什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意义和措施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措施①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 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②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对待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通畅、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 ③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 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2.为什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4.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1)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増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主要任务: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城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怎么做: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实施科学、适度的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税收调节等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我国目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6.中国的经济制度优势
(1)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力保护劳动所得,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鼓励勤劳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让一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各种资源要素得到高效配置,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典型题目】
1.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2019年,新基建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入2020年,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多次提及新基建,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4
材料一 新消费和新基建具有相同的“数字”机理和“智能内核”。在线娱乐、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零售等新消费业态依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大量绿色智能产品。而新型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多方面内容,与信息智能技术紧密关联,具有集约智能、绿色高效等特点。加快推进“新基建”,就是通过提升硬件基础给创新加力添火,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模式的孵化、新业态的涌现。
材料二 新基建的“新”,不应仅仅指的是新兴产业的“新”,只要能够发掘出基建领域的新增长点,便能够被纳入“新基建”的范畴。但需注意的是,新基建的投资门槛比传统基建要高,特别是科技门槛,这对资本的参与提出更高要求。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投资主体更加市场化,像华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都是新基建的深度参与者。以5G为例,既有以四大运营商为代表的国家队,也有华为和BAT这样的行业巨头。这些市场化主体既有资金实力,又有技术支撑,有些甚至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有人认为,新基建比传统基建门槛更高,推动新基建只能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材料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済功不可没。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中,我国总共有129家企业上榜,其中,民营企业22家上榜如:第61名,华为,2018年营业收入1090亿美元第97名,太平洋建设集团,2018年营业收入866.22亿美元。2019年中国民企500强的上榜门槛为185.86亿元营业收入,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29.02亿元。共56家民营企业在2018年营收超过干Z元,85家企业营收在五百亿到干亿之间。
材料二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一批批民营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进步、产品的颠覆,推动时代发展,引领行业及社会变革。但也要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受到不少营商环境的约束,如:一些地方和领域仍然存在市场准入壁垒;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还面临“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问题的阻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1)有人认为“民营经済的发展壮大将会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民营经济应该逐渐离场”。运用“基本经制度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
5